九零亿万美元保姆(1015)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张文雅摇下车窗,半个身子钻出车窗外,向肯尼思挥手:“约翰!”

肯尼思扭头看她,开心的笑了,也冲她挥挥手。

*

骑手们的差距越来越大,从一开始的扎堆,开始分出层次来。骑手也要讲策略,不是一股脑儿狂奔出去抢第一就能一直领头的,两小时到两个多小时的赛程,要将马的精力留到最后冲刺用。

有点像跑马拉松,前半段讲究匀速和节奏,后半段才开始发力。

改良马时速较快,跑到十公里之后其其格和萨仁高娃姐妹俩已经被甩在后面,不知道在哪里。她俩都是蒙古马,都是自家的马,也不是第一次参加那达慕的耐力赛马,其其格父亲和额布格都挺放松的。

张文雅问家里几个孩子,其其格还有个弟弟,在会场上参加马上射箭比赛,萨仁高娃也是姐姐,下面一个妹妹,表姐弟俩在一块儿比赛呢,萨仁高娃是其其格姑妈的孩子,姑妈在会场上照看两个小的。

额布格不分是儿子的孩子还是女儿的孩子,都是孙子,每一个都疼爱。少民在重男轻女方面不能说绝对没有,但要好得多,儿子女儿都是心头肉,一视同仁的培养、爱护。

对姓氏的执念也少得多,没有家里有皇位需要继承的想法。国家政策现在是只生一个好,少民或农村可以生两个,现在蒙古族群众也不一味追求多生,两个正好,三个也行,再多不要了。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现在医学发达,孩子存活率极高,不需要多生以保证有足够的子女活下来,能顺利培养两三个孩子已经非常吃力,重质更重要。

张文雅很羡慕其其格和萨仁高娃,她家的气氛很好,温和有爱。额布格的态度也很重要,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原生家庭有问题会影响子女的一生——季青青是为了什么呢?她弄不懂。

季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季青青在娘家也没有被虐待,外祖父母都去世的早,哥哥娶了媳妇,在嫂子手下讨生活不太容易,但嫂子表面工作也做的不错,季青青也早早结婚生子,就是不怎么去见亲哥哥。

张文雅这时候才想起来,季青青为什么一年都难得去见一次季大哥,只为了维持表现关系,每年春节初二带他们兄妹去一次,她跟李家的亲戚们来往的都比亲哥哥勤快呢。所以这也是季大舅从来不知道季青青精神虐待她,没机会知道。

季大舅也很有意思,她两次婚宴,张晓峰不邀请这个大舅,大舅也不来找她攀亲,说明跟季青青这个妹妹确实很冷淡;再有也是个要脸的,当年不知道她受虐待,没管过她,现在也自愧,不攀她这个外甥女。

要说是因为张晓峰带许二凤回去刺激了她,也不至于刺激得她性情大变,只能说人的恶是没有道理好说的,不需要什么理由。

其其格和萨仁高娃确实看着就像是有□□里长大的孩子,活泼热情直率可爱,真好呀。

*

肯尼思同志骑在马上英气勃发,精神抖擞。他很喜欢骑马,肯家自己有马场,他们兄妹从小就学骑马,在波士顿上高中的时候几乎每个周末都去骑马,冬季下雪除外。这几年每年有一半时间待在华盛顿,也没有落下骑马这项爱好,周末去纽约郊外的马场过个周末也是极好的。

订婚后各方人士送给张文雅几十匹赛马,可把他高兴坏了,每个月至少要去两次马场骑马,强度还挺大,一跑就是三四十公里,所以一听那达慕耐力赛马赛程是五十公里,觉得“我一定行”,毕竟你要是晨跑就能跑上十公里,骑马跑五十公里也不能算很累了,累的是马。

特木尔的大黑马训的很好,特木尔陪着他,为他介绍了耐力赛的要点:要控制马匹的速度节奏,保留实力到冲击阶段,冲刺阶段一般是两三公里,马有个加速的过程,冲刺阶段才是最精彩的。

张文雅一路跟着他,也让他很高兴,他知道自己很帅,骑马也很帅,他俩之前在纽约马场骑马的时候,她总是盯着他看,几乎目不转睛,他超喜欢的。她胆子小,总怕摔下马,自己不敢跑快,却很喜欢看他策马狂奔。

*

赛程很快过半,折返回来。

特木尔开始加速,肯尼思也照做。

差距拉开的越来越大了。

此时,他们前面大约有七八匹马是第一梯队,他俩和另外几人是第二梯队。特木尔十分老练,早在比赛开始之前便对他讲解过了,第二梯队最完美,第一梯队会有被追赶的焦虑,骑手的骑术如何、马匹的实力如何,到了冲刺阶段见真章。

好呀!他一阵兴奋。

作者有话说:

*居然500章了!那就发个红包吧,留言即可。

上一篇:软诱 下一篇:小甜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