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亿万美元保姆(1193)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中国媒体当然也是隆重报道,普利策奖低下了高傲的脑袋,先是宣布对提名作者不做国籍限制,之后又将传记奖给了《爆炸危机》,不说是拍肯尼思参议员的马屁吧,显然也是有所偏好的。但因为普利策评委会做的很公开,少数指责普利策评委会专门为张文雅“开后门”的声音也算不得什么“不和谐”,毕竟说起来放开国籍限制后得益的还会有其他作者,《爆炸危机》一书的惊人销量也从侧面说明这本书写的很不错,那么得奖也不算“德不配位”。

挟“《时代》周刊年度人物”以及新出炉的“普利策奖得主”之名,张文雅与肯尼思的媒体热度不减,再加上几周后就是俩人结婚一周年纪念日,多家杂志都想采访他们,早早做了“王室夫妇的一年”等类似的策划。

善于利用媒体的肯家不会放过任何机会,有弗兰克和查理的精心计划,今年从张文雅一月参加费城中国新年开始,肯尼思夫妇几乎每周都在各种纸媒的封面上;二月是《王室婚礼》纪录片,三月份是俩人参加费城圣帕特里克节,四月初是波士顿与纽约的两场拍卖会,四月底是普利策奖,五月是即将到来的结婚纪念日。

确实有过度曝光之嫌,但俩人只要不去关注书报亭的话,感觉也没有什么。

狗仔队每天在别墅外面街道上打卡已经成了常态,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事小事媒体便把采访转播车开到门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尤其四月份李文和在华盛顿提起新的诉讼,代理律师是ACLU的约翰·朗,朗先生的助理是正在ACLU实习的张文雅,这桩案件从“普通”的FBI滥用权力的案件突然变成了全美热门话题,再次掀起全美群众关注的大事。

这个案件的关注点实际已经不在于李文和到底是不是spy了,而在于张文雅又将挑战美国政府部门。

上次她对NSA的诉讼是全面大胜,在普通群众看来,能让政府部门低头道歉赔钱,绝对喜大普奔;这次换成能源部和司法部、FBI,案件更复杂,有了张文雅的介入,“普通案件”也会成为大案。

美国群众也很想知道肯尼思怎么看这个案子,实际上肯尼思参议员的位置有点尴尬,一方面他应该维护政府和政|府|部|门,另一方面他也要支持妻子;而这个案件又牵涉到美国的核机密,说起来非常敏感。

民主|党的高层也很头疼,但现在的总统是共和|党小布希,那就让小布希头疼去吧!

作者有话说:

*文雅和小肯属于相辅相成,年度人物也好,普利策也好,都是如此,他俩脱离了对方都拿不到年度人物和普利策加成。

*再次说明一下,小肯属于啥都不缺,只缺真爱,实际富家子弟才更有可能追求真爱,是因为物质上啥都不缺了,更加讲究精神追求,所以找到“真爱”后往往能将爱情维持的很久,参考人物有卢森堡现任大公亨利,他和妻子玛丽娅·特蕾莎相爱40年,亨利一毛钱的绯闻都没有,为了能迎娶玛丽娅(玛丽娅是平民)跟父母抗争,亲妈不喜欢玛丽娅,他也一直跟玛丽娅同一阵线。

第587章

◎约翰出差了,张文雅不想吃哑巴亏◎

五月的第一个周六, 肯尼思参议员与宾州州长一起去了中国上海,同行的还有宾州工农商等协会的企业成员代表,宾州在上海举办了一个为期四天的展销会。

上海媒体记者都很奇怪, 张文雅怎么没有跟他一起回国?

张文雅回了纽黑文, 临近毕业,事儿不少。

到底是全美排名第一的法学院,所有同学都已经找到工作, 可喜可贺。

女生们之前抱怨没法跟男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这事奇奇怪怪的得到了解决:女生们跟张文雅的关系都很好,得益于女生人数不多,不到二十名女生相处融洽, “人脉”当然比性别更占优势,张文雅不介意女生们在面试的时候提到她。

同学们之间的各种聚会多得不得了!学习小组的同学聚餐, 男生的派对,女生的派对, 法学院各个教授也会有一些聚会, 有些在教授家中,有些是在外面餐厅。耶鲁法学院一届人数不超过两百人,三年下来, 基本上同学全都认识, 这些都是“人脉”,是她的“关系网”。当然她也是其他同学的“关系网”,这是双向的。

同学们即将奔向五湖四海,有去法院的, 有去各州地检署的, 有去各家大小律所的, 每个人都雄心勃勃, 一心想要出人头地。

没有毕业论文是法学院最大好处,毕业生不用为了毕业论文愁到头秃。毕业季的气氛很好,尤其对张文雅来说,人人都想让她高兴简直成了不需要明说的“规则”,心情愉快!

上一篇:软诱 下一篇:小甜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