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亿万美元保姆(1321)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各地政府确实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无家可归者就像一个始终在流脓的毒疮,从未真正消失。

富豪们喜欢做慈善,一方面是打造“善良富豪”的人设,一方面也是因为慈善捐款可以免税,但说实话,几乎没人真正想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

张文雅其实也不知道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中国的扶贫现状来对比美国。

美国不是没有扶贫,相反,扶贫政策确实也挺多的,一部分靠政府公务员来实施,一部分靠社工来实施。针对低收入人口的各种优惠政策很多,但条件要求也多,不是每个低收入人口都能拿到政府补贴。

中国靠的是庞大的基层工作者来一点一点的做水磨功夫,美国也是,但两国都有差不多的问题,有可能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因为不符合条件,得不到救助;另一方面,美国的理想主义者很容易被残酷的现实摩擦到怀疑人生,因而干着干着就跑路了。

中国的行政体系有其特殊性,因为“编制”这个大杀器,基层工作者跑路的比例大大低于美国,这一点可以说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了。

美国的现状便是各级政府都在做事,但总是钱花了,而现状改变不大,年复一年都还是老问题,比如罗伯特·肯尼思在六十年代致力于贫困人口脱贫,二十一世纪了,美国政府还在致力于贫困人口脱贫。

今年,张文雅决定每年夏天举办一场慈善拍卖会,用以解决她的个人物品过多的问题。

她现在几乎用不着自己花钱买衣服,各大品牌打破头的抢着给她送服装配饰,以至于她的衣柜总是爆满,一件衣服很少有穿第二次的时候。玛雅早在她结婚之前便有意识的将她穿过的衣服收纳起来,特别是特殊场合所穿的服饰,一部分送去肯家的博物馆展览,一部分留待之后处理,另外很大一部分日常穿着的服饰日积月累的,已经塞满了很多间仓库。

她感到老可惜的,过季服装不好总穿,再喜欢一件衣服,穿个五六次都算是非常喜爱了,也根本穿不完。礼服之类她算是节约,华盛顿别墅大概是三十几件礼服裙轮流穿,每年增添几件;纽约、费城、波士顿都是二十几件轮流穿,每年增添几件,这样就是一百多件,也算是超级多的。

决定举办慈善拍卖会也算是……废物利用?物尽其用吧,也是考验美国群众到底是不是真的喜爱她的时刻。

她还有点担心到时候拍卖会太过冷清,没人捧场,苏珊拍着胸口保证一定去给她捧场。

“你别担心,想来给你捧场的人会多得不得了!到时候你只要看都有什么人想要拍卖会的请柬就知道了。其实对我们这些人来说,你还是过于低调了,你出席的宴会太少,参加的社交活动也太少。你的冬至宴会一年只有一百名客人,所有人都在暗自较劲,希望下次能接到请柬。”

“所以冬至宴会的客人人数一定不能多。”

“很对。但拍卖会你总要多发几张请柬吧?”

“有人找到你吗?”

“当然了!谁叫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呢?”苏珊得意洋洋,“别担心,我会帮你挑选能进拍卖会的客人,你有很多拍品,可以保证每个人都能买到。”

“拍卖行为我估算大概能拍到——五十万美元?那些衣服本身不贵,都是很便宜的衣服。”日常服装大多几十美元到几百美元,她出门就没有不被狗仔队拍到的时候,可以说所有衣服都曾经刊登在报纸或网站上。

“相信我,亲爱的,他们如果能花几千美元买下女王的服装,会高兴得跳起来!”

“不会太多了吗?”

“哦,不,你从来没有办过你的个人物品的拍卖会,今年办一次,没人知道明年或者过几年还会不会有,不会有人觉得‘太多’,只会觉得‘太少’。”

有点懂了。

杰姬有囤积癖,几乎留下了所有的物品,生前也没有办过个人物品的拍卖会,都留给子女了。卡罗琳和肯尼思姐弟前后举办了两次多场拍卖会,实际也只拍卖了杰姬留下的一半的物品,另一半中的一部分捐给肯尼思总统图书馆,一部分捐给杰姬博物馆,另一部分有纪念意义的是姐弟俩分了。

张文雅觉得没有必要留给孩子太多东西,今后还有几十年呢,留点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给孩子们就行了。比如她生过爱文出院那天穿的衣服和鞋子就留给爱文,别的暂时不考虑。

她说到杰姬,苏珊便说:“你跟第一夫人不一样,她没有两千年的古代王室血统。没错,美国人是很喜欢她,但没有喜欢你那么喜欢,毕竟她是六十年代的ICON,你是二十一世纪的ICON。”

上一篇:软诱 下一篇:小甜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