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亿万美元保姆(154)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张文雅打电话回去问他怎么准备足够的面包,张晓峰一点没在怕的,说可以发售提货券,有效期三个月,每张十元,买三张就给个抽奖券,这样顾客会更高兴。同样是立即收钱,还不用现在就卖货。

有头脑!

张文雅高度表扬了老爸,然后问他打点好市政府和工商局的关系了吗?他说放心,打点好了!工商局说你手续齐全,注意维持安全,跟派出所打好招呼,不要闹出太大骚乱就行。

至于开奖嘛,他说会邀请工商局的领导和公证处的公证人,在分店大堂里现场摇奖,也邀请街道领导、区领导,这样表示自己没有弄虚作假。还会邀请当地报社的记者同志,给中奖号码拍照、跟领导们拍照留念,中奖号码第二天刊登在报纸上,摇奖结束后低调赠送领导礼物。

嗯,不错!张文雅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小小蛋糕店也很安全,还没有暴利到让人眼红的地步。再说领导们见惯了大钱,哪里在乎你这么一个小生意!到时候能请来街道主任都算是给张老板面子喽!

这也是一场极好的广告,搞花头,张文雅自认现在还没人能跟她一拼,加上会来事的老爸,属实天下无敌了!

*

美国大学也有好几个录取批次,最早的是“单选早申请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需要提前定下专业,而且大部分名校有排他条款,比如耶鲁大学就规定,你申请了耶鲁的几个提前批次,就不能申请其他大学,只有耶鲁拒绝了你,你才能去申请别的学校,最迟到次年一月底或是二月初截止的“常规申请Regular Decision”里就有很多这种“落选”学生。

除此之外还有“提前申请Early Decision”,视学校具体规定,但一般也都是排他的,只允许申请一所大学,因为几乎所有大学的提前申请学生名单都会共享。

还有一种“提前行动Early Action”,大部分私立大学的EA都允许学生同时申请多所学校,学生可以根据奖学金数额来决定到底去哪一所大学。

张文雅目前申请的就是Early Action,通常在十二月底圣诞节之前就能收到通知书,是录取还是拒绝。

第一所打来电话的是隔壁的乔治·华盛顿大学,招生主管表示对她的简历很感兴趣,问她来过本校本部参观吗,对本校印象怎么样,要不要修改成SCEA申请?这样他们会尽快答复她。

放下电话她马上去问了斯科特,斯科特说这个意思是他们决定录取她,但奖学金没谈,可以等他们第二次打电话来再问问。不要担心,名校抢优秀学生也是很拼的,只要她说需要奖学金交学费,他们肯定愿意给。

张文雅乐坏了。

斯科特很淡定,说这才哪哪呢?还有九所学校呢!等着电话吧!

第二所学校是哥伦比亚大学,同样问她要不要修改成SCEA申请?这样他们会尽快答复她。另外奖学金可以给她最高档,一年有四万美元,还可以给她减免一部分学费。

张文雅克制着激动的心情,说她要考虑一下。对方也很淡定,说别考虑太久了,哥大完全扛得住货比三家!

好家伙!如此自信!

接着是哈佛大学,要求同上,奖学金没有说数额,但表示足够她交学费,也会减免一部分学费,还问她需不需要校内工作机会,学校会尽量安排。

耶鲁大学随后也打来电话,要求同上,奖学金四万五千美元,还有一个“选择奖学金”,是学生选择耶鲁之后的一次性奖学金,数额最高可以给到两千美元。两千美元足够一个学生两个月的生活费了。

看起来还是耶鲁财大气粗啊。

十所大学有八所大学打了电话询问她的意向,六所询问她是否愿意更改申请,八所都给了奖学金,包括乔治·华盛顿大学。

作者有话说:

*早申请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美国大学以前就搞过,最近又从1990年又开始搞起来,但不是每一所大学都有,很多名校因为申请人太多,所以搞了个“早申请”,直译是“单一选择提早申请”,申请人需要提前选好专业(常规申请可以不选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到校报到才选择专业)。就当文雅挑的这十所大学都有吧。

*美国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学生是我瞎掰的,人家一年申请几千上万人,哪有可能给学生打电话,就当特例好啦。

第68章

◎选择困难症◎

乔治·华盛顿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还邀请她来招生委员会面谈。

为此, 斯科特又给她专门培训了半天。

名校每年有数千到上万申请人,一般要经过三轮筛选,才会进入到讨论阶段, 比如大多数学校要求的托福成绩和SAT成绩, 不达线的第一轮就刷掉了;第二轮才是看成绩、看高中绩点的阶段,看完成绩看文体活动的资料、看社会实践活动的材料,你在某一方面突出, 就很有可能进入到下一步;第三轮就是招生委员会的投票表决了,有的学校是一票否决制,有的学校是一票入选制,更多的学校是投票表决制, 这一轮决定你是“录取”还是“拒绝”或是“待定”,拒绝和待定都不太妙, 只有“录取”才是有希望入选的。

上一篇:软诱 下一篇:小甜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