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亿万美元保姆(1548)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该协议规定肯尼思与小布希的辩论一定要遵循主持人提问原则,不允许直接向对方提出问题;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要牵涉双方家人,只允许“就事论事”;双方都没有“开场白”,但辩论结束之前,双方都有两分钟的结束陈述。

协议规定的十分详细,这也是惯例。

第一场辩论的主题会是美国的对外政策,一定会谈及美军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需要小心应对。

肯尼思最近也一直在为电视辩论做准备。他上过电视,是各家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参议员嘉宾,但他从未跟现任总统站在一起进行过辩论,不知道群众到底会有什么反应。

当年他爹是在电视辩论之后扭转局面,后来居上,以微弱优势打赢了对手尼克松。两人之间的几场辩论至今仍然是所有竞选经理的必修课,很多专业都会研究这几场辩论,公众形象、辩论议题、电视效应等等。

如今的媒体能量巨大,媒体人代替群众思考,电视辩论的影响力也日益巨大。

电视辩论拉近了总统候选人与选民的距离,十分考验候选人的急智和口才,小布希的口才算不上很好,在耶鲁大学期间并不以口才见长,还时常会秃噜嘴说错话,但他已经当了快四年的总统,口才得到了锻炼。

肯尼思的口才还不错,也有肯家的幽默感,可以风趣的打趣自己,并且,他长得帅呀!只要他回答的不是特别的惨不忍睹,相信美国群众会无脑站他。

张文雅同志对丈夫特别有信心!

就凭他不输好莱坞明星的相貌,上了电视还不立马把小布希衬得跟得州哈士奇似的!

嘿嘿!

*

张晓峰也被这个比喻给逗乐了,连连点头,“是挺像哈士奇的。”

第一场电视辩论将在佛州最大城市迈阿密的迈阿密大学进行,迈阿密大学不在迈阿密市区,而在迈阿密-戴德县下面的小镇科勒尔盖布尔斯。

查理这个竞选经理已经提前带队去了迈阿密大学做准备,第一场辩论至关重要,奠定全部三场大选辩论的基调。

电视转播权卖给了CNN电视台,主持人一般都是CNN的王牌主持人。

父女俩说到电视辩论,张晓峰之前没看过大选辩论,还挺好奇的。家里有很多影音资料,但没有中文字幕,老张同志也看不懂。这好办,找个中国留学生实习生让他学怎么做字幕文件,做好文件后让老张同志在电脑上看。

张晓峰先挑了女婿的总统爹地当年电视辩论的录像看。

嗐,别说!活着的前总统还是挺不错的!

对这个亲家,张晓峰感到有必要了解的更多一点。对于美国的大选制度,他也觉得……很有意思,是一项全民性质的活动,从华盛顿到普通百姓,大选期间全都热情洋溢,走哪儿人们都在讨论大选。

“约翰的优势在于他从小到大都习惯了摄影机,他在镜头前表现的很好,很自然。小布希也就是这几年当了总统才习惯了摄影机,跟约翰比起来……没办法比。”

“那倒是。我看他们美国没有人能比小肯更受人欢迎了,电影明星也不行。”

“肯定的,美国人也不是人人都认识电影明星,但不认识约翰的应该没有多少。”三十九年持续霸屏的人只有他一个。

张晓峰乐呵呵的说:“我看他准能赢!”

*

肯尼思也很有“赢”的自信,而且仍然很慎重对待电视辩论。

美国大选从1960年开始增加了总统候选人上电视辩论的环节,多年来已经培养出选民的习惯。早期还能有候选人拒绝电视辩论(尼克松在之后的两次大选中都拒绝了电视辩论),但到了现在,没有哪位候选人能拒绝电视辩论。

电视辩论也形成了模式,第一场辩论是双方的政治纲领,第二场辩论是群众提问,第三场辩论是双方政策。

通常第一场辩论之后就能看得出来谁是赢家。

台风好的一方总是更受欢迎。

据说戈尔就是由于三场辩论中的表现不够好,而输给了小布希。其实,戈尔做错的地方很多,不是简单的哪个原因导致的失败。拒绝仍然在任的总统克莱顿的支持、电视辩论表现拖后腿、太白人精英男的态度等等,都是不利因素。

肯尼思目前几乎是完美的,没有什么短板,所以小布希的竞选团队压力巨大,竞选经理钱伯伦天天头秃,比查理的压力大得多。

查理从迈阿密大学打来电话,说电视辩论的场地已经布置好了,借用了迈阿密大学的一座学生礼堂,届时下面会有经过挑选的学生观众。台上则是主持人座位、两位候选人的席位。

上一篇:软诱 下一篇:小甜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