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亿万美元保姆(253)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肯尼思家族当年也是因为投资了罗斯富家的总统候选人而得到了实权,飞速崛起。成为亿万富豪后,肯尼思祖父终于把次子扶持成为总统。

肯尼思总统身体不好,自幼得病,很难想象那个黑白照片中满脸阳光微笑的男人备受病痛折磨。他当年住在哈佛的宿舍现在虽然不是景点,日常分配给学生居住,但很多游客到哈佛来玩,都会想方设法从窗户偷窥一下那间房间。

听说小肯尼思在哈佛上学的时候,宿舍管理处将他安排到父亲曾经居住过的宿舍住宿。就是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个啥心情了。

中国人对肯尼思总统的评价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觉得他确实富有领袖魅力,另一部分人觉得他曾经试图打击中国,是中国的敌人。

也因此,中国媒体上也有一些声音说,咱们中国青年的象征人物怎么可以爱上肯尼思之子?这是对国家的背叛!

好家伙!张文雅当时很有点害怕,唯恐变成中国的“叛徒”。

不过现在的中国媒体也很有自己的主张,提出爱情无国界,憎恨是不自信,民族强大便有自信,管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这才是大国气质!

好家伙!张文雅深深觉得掌握话语权真是了不起!

*

设想中的杂志还是要做的,当然不能拿那剩余的一百万美元来做。学习小组中的女生们除了一个表示不感兴趣之外,就连苏珊都表示“可以有”。

哼,查理这个狗男人,她总会说服他投资杂志的。不过确实,不了解做杂志的流程是她们的弱点,为此,她需要去某家杂志社实习一段时间。

考完试后赶紧去了纽约,查理为她安排了在《纽约时报》的另一个责任编辑手下当实习生,报社要上到圣诞前两天的上午,下午放假,可以实习半个月。

苏珊回家找了一家杂志社实习。

《纽约时报》就在著名的时代广场上,严格的说应该是时报广场。时代广场很热闹,又是游客打卡胜地。这儿的门面租金很高,“苏珊的梦幻花园”在几个街区之外有一家店面,提供快捷的外卖业务。

《纽约时报》是日报,稿件一般下午三四点截稿,校对清样后送往印厂开印,连夜印刷,第二天凌晨五点左右打包往各处发送,全市书报亭一般上午七点开门之前就能收到捆好的报纸;社区的报童也在早上七点左右开始送报纸。

报社的节奏相当快,责任编辑手下有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比如《星球日报》的克拉克·肯特就是文字记者;文字记者还分类,体育口的、娱乐口的、时政口的,责任编辑也相应分类。

张文雅的导师是时政口的贝特先生。贝特先生五十岁,严肃认真,有老白男对女性的那种刻板印象,但因为是老板吩咐下来的——老板不是查理,查理只是大股东——他倒也没有什么废话,教导的挺认真。

日报的精髓是“时效性”,比如《时代》周刊采访了张文雅,《纽约时报》也不想落后,他们也在《时代》周刊之后约到了张文雅做采访,还正是贝特先生负责的。如今那个接受过采访的女孩要来实习了,怎么都有点……怪怪的。

而且他们同样也会采访“杰姬·肯尼思基金会”的组织者,肯尼思姐弟。

张文雅:淦!要不要这样?

杰姬·肯尼思基金会最近的一次活动是为了宾夕法尼亚州一处被污染的湖泊搞了一次集体诉讼,备受关注。媒体纷纷揣测姐弟俩为什么用这么近的宾州开刀,是否有什么深意;这个湖泊有什么问题,被指控污染湖泊的公司什么来头什么内幕,等等等等。

到《纽约时报》的第一天,贝特先生便甩给她一堆资料,叫她抓紧时间熟悉一下,后天就跟着文字记者去基金会采访小肯尼思先生。

没在怕的啦!

贝特先生也明说了,小肯尼思先生很难采访,主要是太会说话,文字记者稍微不注意就会被他带偏,采访完了回来一看,肯尼思啥重点也没说,跟其他媒体大同小异,稿件没法写,这不符合《纽约时报》的画风。前女友一定比较了解他,可以在关键时候提一两个关键问题,看看肯尼思会如何回答。

啧,贝特先生够老奸巨猾。

作者有话说:

*把查理当文雅的外挂看吧。

*小肯尼思:查理狗东西不讲武德。

*有些字不是错字,你们懂的。

第116章 评论4000加更

◎我甜美可爱的爱人就要来到◎

实习生可不是刚进来就能跟着出去采访的, 这当然是贝特先生决定给小肯尼思来个“突然袭击”。张文雅也没有时间坐下来看资料,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她去做咧!

上一篇:软诱 下一篇:小甜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