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亿万美元保姆(291)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选题会决定当期杂志上什么文章,编辑要给出评语,然后是字数,字数决定页码;先决定中篇或长篇,然后用短篇和诗歌、散文填充中间的页码,就差不多了。

然后是广告,每期有固定页码的广告页面,广告内容的选择也很重要。

文学类杂志还有一个重要的板块,就是每月新书书评,对于单行本出版社和作者来说,杂志报纸上的书评很重要,约等于广告,毕竟一年出版数千本单行本,没有书评做广告很难,特别是新人。名作家已经有知名度,相对来说依赖性不大。

杂志社有自己的一批书评作家,书评作家嘴越刁钻越受欢迎——但不是刻薄,刻薄不怎么有趣,刁钻又幽默的书评作家非常受欢迎。

苏珊一个劲的撺掇她,“你应该去当书评作家,要知道一个著名的书评作家一篇夸奖的书评就能多卖上万本!这是有数据支持的!”

“我不信,有这么强吗?”

苏珊使劲点头,“你听说过吗?只要你掌握十个以上的著名书评作家,在不同的杂志和报纸上吹嘘一通,你的书马上就能登上畅销榜!”

“那也要你的书真的很好看吧?”

“哦,当然了。不过我对你有信心。”苏珊笑嘻嘻的说:“你的书什么时候出版?我已经帮你预约好了两个书评作家,他们都回答我说如果你能保持纽约时报专栏的水平,那么他们愿意为你写一篇很好的书评。”

好,假公济私小能手!

张文雅乐坏了,“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纽约时报》也有书评专栏,她也早就趁着这次实习的机会跟专栏责编搞好了关系,拿到了书评作家们的联系方式。

这种事情常见,通常要先混个脸熟,请客吃吃饭,或者搞搞文学聚会。她比别人强的地方是借着《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东风,一举成为《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这样对方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过她的名字,不是非得去拍马屁。

众所周知,拍马屁通常没有好下场,尤其对自视甚高的文化人来说。这一点在剧评届表现的尤其突出,百老汇明星都害怕剧评家给差评,你以前再牛逼,这部新剧不得剧评家的青睐,照样给你喷个狗血淋头。

她的专栏还是很受欢迎的,不受欢迎的专栏会很快撤下,纸媒就是这么现实。有这么一层打底,找几个愿意给她写正面书评的书评作家应该还不成问题。

她给这些书评家写电子邮件,先礼貌吹捧一下对方,然后问是否有兴趣看一下她的新书?她即将出版在美国第一本英文书,如果有兴趣的话,发售之后出版社会给他邮寄一本。

几乎所有书评作家都回了邮件,表示可以有。

要是真的成了美国畅销书作家,那逼格可是满满的!嘻嘻!

*

波士顿是早期英国殖民地,历史悠久,建筑风格也是英格兰式居多,特别是老建筑。

肯尼思家族十九世纪在波士顿的住宅现在盖成了高楼,据说肯尼思家族和菲茨杰拉德家族拥有不少波士顿房地产。

肯尼思家族现在的祖居在海恩尼斯,与马撒葡萄园岛隔着一道小海峡相望,可以从波士顿乘坐公交车去海恩尼斯,要不了一个小时。

苏珊听说张文雅居然没有去过海恩尼斯——实际去过一次,去见萝丝老祖母——二话不说便决定在最近的这个周末带她一起去观光一下。

福斯特家也是民主党,不过不算是肯尼思家族的粉丝。

“你最近跟约翰见面了吗?”

张文雅开着蒂凡尼蓝,苏珊拿着地图人肉导航。

“没有,他很忙,最近一直在宾夕凡尼亚州忙着开庭的事情。”

“哦对,我看了报道。怎么?他是代理律师吗?”

“好像是的。”

“不至于忙得一个周末都回不来吧?”

“我管他回不回来呢,他回不回来也不影响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苏珊忙说:“对对。管他呢!”

“海恩尼斯听说就是个小镇。”

“是很小,是个港口。因为肯尼思总统,那儿有很多游客。”

“是吗?可是去干什么呢?就是去看看房子?”

“大概吧。”

“你也没有去过,对吧?”

苏珊嘻嘻一笑,“没有。”

*

肯尼思家族住宅是并排的四所房子,老约瑟夫和萝丝老祖母的房子,肯尼思九兄妹在此长大。女孩子们分别结婚离开,但也没有离的太远,每年都回来好几次,家庭聚会人数众多;

祖宅隔壁是肯尼思总统的住宅,他和杰姬订婚后曾经在此住过好几个月,之后每年都回来待上一个月左右;

另一边隔壁是叔叔鲍勃的住宅,再过去是现任麻省参议员泰德·肯尼思的住宅。

上一篇:软诱 下一篇:小甜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