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亿万美元保姆(396)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性别平等之悖论:在哲学与政治之间》网上找的论文题目,作者本人不是政治学专业,不造能写什么。

*作者水平有限,就不具体写片段了。

第187章

◎张文雅参加了白宫国宴◎

上市第二天便得到了各家媒体书评作家的瞩目, 其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书评作家提前收到了该书。

美利坚的三大时事周刊杂志是《时代》、《新闻》、《美利坚新闻与世界报道》。《新闻》周刊偏保守,其他媒体大多偏自由。公正一点的媒体认为张文雅的观点很能代表大中华青年的想法,之前那本《中国可以说不》多少可以说粗制滥造, 并带有极大的个人情绪、过于激动, 作者群体也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只凭着一些激愤胡言乱语,恐怕不能代表大中华青年的真实想法。

接下来几个月, 《大国对话:交锋进行时》在图书销售榜非小说榜单上稳扎稳打排名一路上升,第五周跃升非小说类销售榜首位。美利坚媒体上有关此书的讨论不断,张文雅的采访也没断过,各大媒体都想采访她, 纸媒中午,电视台晚上, 忙得她脚不沾地。

出版商立即安排她巡回签售,她本来不想去, 经纪人极力说服她, 联合国的工作以后想什么时候去都行,以她的履历签个正式合同根本不是问题;而出名要趁早,要早早在美国主流文艺界刷个脸熟, 有名气了一切好说。

也是呢, 很多美国主流知名作家几年才写一本书,一本书能养活全家至少五年;小说类要是卖给好莱坞影视改编版权,至少够养活全家十年,还是过的很惬意的。他们的收入结构也很有意思, 出一本畅销书后坐等收钱, 同时你就成了“文化名人”, 就会有人邀请你出席宴会、活动之类, 尤其是私人饭局,那是要给你钱的,少说数千多则上万美元,视你的知名度而言。

张文雅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本书之后,这种邀请实际已经很多了,上次签售的时候通常中午工作餐,晚餐都是这种付费邀请,她要是人在纽约而不是哈佛,邀请会更多。经纪人几乎帮她都推了,只挑了极少的一些,等她回到纽约的时候安排她出席。当时经纪人说付费邀请也要看对方的档次,不能别人邀请了就去,不然就没有逼格了。

懂。明星追求曝光度,文化名人也需要曝光度,但还要保持“格调”,不能也不可能答应所有邀请,挑几个有格调的宴会、活动参加一下就够了。

签售其实是营销,顺便搞一下这种付费活动,经纪人的意思她也明白了,她现在要把自己打造成“品牌”,她自己就是品牌,以后不管是付费邀请——也不止是吃饭,邀请演讲也是其中之一——还是什么,有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请了一个月的假,全美大城市跑了一圈,累得够呛。

签售结束之后,接到了白宫晚宴的邀请——这当然不是付费的,白宫除了圣诞节到新年期间的一系列行业晚宴之外,时不时还有其他晚宴。

能参加白宫晚宴会是骄傲,足够显摆一辈子。而她已经参加过好几次了,不稀罕啦。

*

白宫晚宴可以说是美国最高级别的宴会,邀请的客人非富即贵,都是排面人物。

张文雅穿着一条大红色的抹胸礼服裙,鲜艳夺目,脖子上戴着一颗泪滴状红宝石项链,红色可以显得皮肤特别白皙,虽然她的肤色不够白,但仍然为她的美貌增添了光彩。

外国媒体记者也就罢了,中国媒体记者由于人数过少可以忽略,美国本地媒体记者又开始狂喊她的名字,请她停下来让他们多拍几张。她便走的慢了点,这儿毕竟不是什么电影首映式红毯,不兴停下来摆拍。小明星才靠蹭红毯提高知名度,能参加白宫晚宴的人不需要浮夸的“知名度”。

稍后——很巧不是——肯尼思众议员到了,美国媒体全体打了鸡血,请他俩站在一起合影。肯尼思不置可否,神色如常微笑示意;张文雅笑着摇摇头,先进去了。

肯尼思进了宴会厅后——在一楼的东厅,可以容纳二百多人,是传统晚宴举行场所——一眼就看到了张文雅。

她在一帮中年人、老年人里,特别显眼的年轻、美丽,红色长裙也十分显眼,肯特司长正在为她介绍客人中的一些。这种场合,肯特先生当然也会来。

她有什么改变吗?似乎没有,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更自信了,神采飞扬。人人都喜欢自信的人,自信的人更强大,人们会不由自主向他们靠近。

放在这种场合,那些掌握着权力的中年人、老年人也会欣赏她、喜欢她。她自信又不狂妄、知名且美丽、背后依靠富裕的亚裔群体,buff叠疯了。

上一篇:软诱 下一篇:小甜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