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亿万美元保姆(690)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对帕特里克案来说,如果不严惩被告,社会的最基础基石“家庭”的存在的必要性就会大大减弱;“家庭”对于所有公民来说都应该是最安全的所在,而如果家庭内部的暴力行为不会被严惩,那么“家庭”无疑就成了一个无效的社会单位,就是在从根本上破坏“家庭”这个社会名词、破坏社会结构;

民众会质疑,如果法律不能保护弱者、不能保护我们的子女免受外界的侵害,而这种侵害甚至是由监护人实行的,那么“家庭”存在的最大价值是什么?居然是保护加害人吗?

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名词和司法解释,法律还需要考虑更广泛的社会层次;自由pai“废除死刑”的诉求不应该是简单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呼吁,而要看是否有助于社会进步。

最后,法律不该与政治挂钩,所有法律问题、司法解释、案件判决等等都应该“去政治化”,而只需要考虑受害者的权利是否得到了保障、正义是否得到了伸张。

*

她是签了保密协议,但这种问题不需要阐述详细的案情也能询问未婚夫。不,其实她都没有询问肯尼思的意见,以肯尼思接受的老式教育来看,他绝对支持死刑的判决。

死刑问题也是每次总统选举必定会问总统候选人的尖锐问题,从民意调查来看,民众可不管你什么“人道主义精神”,该死的人必须死。

写完备忘录,赶在下班之前交给金斯伯格大法官。

后果就是回来后整个人仿佛被掏空,呼,好累呀!她是第一次写备忘录,实际等于一份“判决意见书”,阐述“为何我支持原判”。在笔记本电脑上写了第一稿,打印出来后反复修改,最后在电脑上修改成终稿,打印装订成册,再装进文件夹里。

她没空去考虑艾尔温为什么免费的食物都不去拿。艾尔温也很忙,不管一年级二年级实习生都要看卷宗,吃透一份司法决议书通常需要好几天时间,而递交到最高法的案件至少都有两份司法决议书,你又不能去跟别的实习生讨论,只能自己硬啃。

作者有话说:

*下章或者下下章揭晓小肯的礼物。目前没人猜到。

第335章

◎废死与人权◎

她只有两天时间看卷宗, 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案情其实不复杂,相反还很简单, 重点在于量刑。地区法院法官的司法决议书认为“情节特别恶劣、影响特别坏”是没有问题的, 州最高法院维持原判也没有问题。送到最高法的唯一考量是“废死”的国际趋势。

现在已经说不清楚最早提出“废除死刑”的是谁、哪个国家了。美国人针对“废死”也有很多讨论,自由pai“废死”,保守派反而是支持死刑的, 在她一个中国人来看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废除死刑,就像她不能理解为什么堕胎会是个法律问题乃至政治问题。

学习刑事诉讼法这门课的时候她就“废死”这个问题在研讨会上与教授和同学们有着激烈的讨论,她从古代周朝周文王的“画地为牢”说到现代监狱,周文王之所以可以“画地为牢”约束犯罪嫌疑人, 是因为他有“算卦”的技能,这个“算卦”实际指代的是国家强制力量, 大周朝的民众明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这才能遵守法纪, 相应的罪行对应相应的惩罚,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罪必惩”,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对某些罪行加重惩罚主要目的是为了“震赫”,对情节特别恶劣、影响特别重大的案件应该从严从快从重惩罚, 举例好莱坞重大案件“曼森家族杀人案”, 该案的案犯仍然关押在美国监狱里,包括被定性为“邪||教”首领的查尔斯·曼森。

张文雅大力抨击了美国司法系统花着上亿美元养活重案犯的奇葩决策,众所周知,监狱并不能让坏人变好, 而大概率会让轻案犯学会更多的犯罪技能, 不然为什么美国要把轻案犯、重案犯、经济案犯等分别关押呢?而美国现在还有至少百分之十二的人口年收入不过一万多美元, 挣扎在温饱线下, 如果这笔(用于犯罪分子的)钱用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不是更有意义吗?

美国同学无言以对。

但也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苍白无力的说,也要照顾到犯罪份子的人权。

张文雅嗤之以鼻:罪犯的人权需要照顾,谁来照顾受害者的人权?你们信奉上帝,上帝难道允许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犯下严重的罪行而不受到惩罚?夏娃只是吃了知善恶果就被逐出天堂,这个故事的含义难道不是“做错事情就要受到惩罚”吗?

*

华盛顿的社交活动多得不得了!

上一篇:软诱 下一篇:小甜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