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亿万美元保姆(900)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咦?没想到还可以这样。也不知道是哪个能人绞尽脑汁想到了这个好主意。张士诚墓在苏州,只是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凤阳是不好跟苏州抢这个墓地,但做纪念馆当然也是名正言顺的,张士诚的儿子被关在皇陵高墙内几十年,最后还死在此地、葬在此地,建造一个“大周太子陵园”好像……也是可以的。

张士诚也不是什么荒诞搞笑的野王,除了因为没上过学眼界不够、没有什么大格局之外,当时他的统治是很受领地群众欢迎的,他兴建学校、减免赋税,吸引了很多知名文人投靠,他的属下有后来赫赫有名的罗贯中、施耐庵。他占据的领地也是当时最富庶的江浙一带,所以一直有传言,张士诚掠夺了巨量的财富,而朱元璋没有得到这笔财富,因此才会一直囚禁张士诚之子,而没有将这个“逆贼”之子一刀杀了。

张家村也一直有这个传闻,只是当然是没有的事情,大周太子当时就是个几岁的孩子,就算真有这笔财产也不可能告诉一个孩子。

肯尼思对当地government要修建张士诚纪念馆表示大力赞同。他之前问过修建一所中学要多少钱,对中国县城里盖楼的资金大致有数,换算成美元,那简直就不是钱了。之前他为母亲修建的博物馆可是花了几百万美元,换成人民币,够在县城盖几个纪念馆了。

他马上对张晓峰表示,可以修建一座张士诚的博物馆,这是他们张家的先祖,又是国王(其实是皇帝),当然值得一座博物馆,费用他来出。

好家伙!

张晓峰得意得不行:瞧瞧!这就是格局!

县长没料到中国女婿这么大方,都有点愣住了:这样也行?在他脑子里就没有听说过博物馆还可以私人修建,这不都该是国家的事儿吗?赶紧询问秘书,个人自己掏钱修建博物馆允许吗?居然是允许的,因为也没有法律禁止啊。

给县长整不会了,说要请示上级。

肯尼思不觉得上级会不同意,他不懂中国的法律,但也没听说过有哪个国家会不允许个人修建纪念馆。庐州市的林秘书也没料到他会有这个突发奇想,说这事省里还没有先例,所有的博物馆、纪念馆之类都是government拨款修建的,也归government部门统一管理,私人博物馆是允许的,但如何管理,还没有先例,他可以回去向有关领导请示一下,要是凤阳县的上级市有什么意见,改建到庐州市也没有问题。

这边凤阳县已经请示回来了,说可以,但选址需要凤阳县批准,建成后博物馆挂靠在凤阳县旅游局下面统一管理,其他自负盈亏,也就是县里不掏钱,但会放在旅游局统一管理,规划旅游项目的时候会带上,具体细则待定。

也行吧。

张晓峰这下子就更昂首挺胸了,而且看女婿的眼神就跟看亲儿子一样,哪哪都满意。

另外肯尼思总算弄明白博物馆和祠堂的不同之处,博物馆是给人参观旅游的,祠堂是自己家族祭拜先祖用的,当即又表示,张家村要是重新翻修祠堂,这笔费用也是他来出。

这倒不用,张文雅觉得祠堂这种封建落后的东西就不要大张旗鼓的翻修了,再说不是今年还是去年才翻修过吗,挖出了祠堂地下埋藏的钱币、首饰之类,在明朝应该还是蛮值钱的。因为挖出了这笔藏宝,张家村索性建造了一个临时祠堂,将祖宗牌位都挪了出去,把祠堂里里外外的地面都挖了一遍,深达两三米,居然又找到几个坛子,大概是明末清初期间战乱时候藏的金元宝银元宝。

这些元宝也没有什么文物价值,省里文物部门来看了,觉得价值还不如之前的“诚王通宝”,自己留着吧。

这笔不知道哪代先祖埋下的财富大概价值十万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族里问张晓峰这笔钱要怎么办,张晓峰说这钱分到每一家就没多少钱了,一家才几千块够干啥,要么当娃娃们的奖学金,要么当成村里的创业基金,全村现在不种小麦了,改种水果,草莓、西瓜等等都是当年可以收成的,反季水果在城里能卖上高价,全村都很有生产积极性。

如今祠堂已经翻修过,按照张文雅的意思,整旧如旧,保留原本的外观,只是替换掉一些腐朽的木头部件,重新铺了地砖,地砖下的地面早已填平,地砖换了平整的大青石。整座祠堂是明朝初期修建的一个小院,之前小院里还住着人,这次翻修后搬走了,将祠堂大致恢复成明朝初期的样貌,收拾的很整洁,看着相当不错。

族老很自豪,说我们文雅是嫡系,现在嫡系就她一个子女,还上了族谱,将来结婚了,要把女婿名字也记上族谱,她和小肯的孩子们都要上族谱的。

上一篇:软诱 下一篇:小甜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