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靠开马甲一统天下(250)

作者:魏朝瑾 阅读记录

洛惊鸿迟疑道:“方丈这是……要我抽签?”

老和尚笑着点了点头。

洛惊鸿接过那签筒,在手中不停地摇着,过了几息,突然就掉下一只签文。

他捡起那只签,签文上没有任何字,只是刻着一些看不懂的奇怪符号。

那老和尚双手合十:“施主拿着这只签原路返回去,大殿门口自有人为你解签。”

洛惊鸿捏着那只签,满脸茫然,从曾夫子告知他要去往普照寺开始,他就一直处于一种摸不着头脑的状态。

洛惊鸿道:“那我……先去大殿等乌兄?”

祝凌点点头:“好。”

她隐约有感觉,老和尚只想将落惊鸿支开。

待洛惊鸿走后,她身边那个老和尚也踏出了大殿的门,他回头看看还站在殿中的祝凌,催促道:

“你愣在那做什么?赶紧跟上来啊!”

祝凌:“……?”

刚刚那慈眉善目,高深莫测的形象滤镜瞬间哗啦碎了一地。

“我不需要抽签吗?”

“抽什么抽,那签文有什么好抽的!”老和尚略微提高了嗓门,“我看你满脸都写着‘我不想抽’四个字,你都不信,还有什么好给你抽的?”

祝凌:“???”

她问:“那刚刚———”

“放心吧,刚刚那小子抽的签,只要大殿里守着人都知道,要往吉祥的方面解,他就是心思太重,伤神伤身。”

“签文这种东西,就是求个寄托。信则有,不信则无。”那老和尚迈着慢吞吞的步子往大殿的后面走,“要是没实现,那就是心不诚,则签不灵。”

“嗨呀,求人不如求己。”他说,“一天天那么多人,那么多欲望,佛祖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啊!”

第119章 百日贴金

◎历史,不从来都是由胜者书写的吗?◎

祝凌:“……?”

她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好一个真实又不做作的回答。

那老和尚见她站在那里不动弹,催促道:“别傻在那儿了,还不快来?”

祝凌跟了上去,老和尚带着她绕过那座近五米高的佛像,又走进一条长长的,光线不怎么明亮的长廊。

视线一片昏暗,祝凌只能听到她和老和尚的脚步声。

“方丈———”祝凌想了想,还是出声找了一个话题,“外面那座佛像,为何金身只塑了一半?”

老和尚的脚步瞬止了一瞬,然后便听他的语调传来:“你猜?”

看这座普照寺所修葺的规模,也不像是缺钱的样子,难道是因为某种不可直言的禅理,故意为之?

“我大概知道你在想些什么———”昏暗的长廊里,老和尚的声音带了点无语,“因由没你想的那么玄妙,就是因为缺钱。”

“……缺钱?”

“这座佛像在多年之前,由黄金打造,宝相庄严,慈眉善目,可惜,佛像造好没多久,燕京的昌黎郡就生了瘟疫。”祝凌听到走在她前方的老和尚说,“那场瘟疫可不得了啊……燕王先派军队围了昌黎郡,又从燕国各地调了大批大夫送进去,药材也是源源不断———这本是件好事。”

他叹了一口气:“可惜,这瘟疫来势汹汹,又找不到源头,越是僵持,死的人越是多。昌黎郡渐渐成了一座死城,就这样过了两月,燕王下令,将所有感染瘟疫的人聚集在一起,统统焚杀,以防瘟疫传染到别的郡县。”

系统小白云在意识空间里呆呆地捏着自己的奶茶杯:【燕王这样下令,不怕引起百姓暴动吗?】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根据《燕国志》的记载,昌黎瘟疫那一年,郑氏一族正是权势最煊赫的时候。”祝凌理智地提出疑问,“《燕国志》上言‘百姓知郑氏而不识燕王,天子之令于郑氏出’。”

黑暗之中,老和尚的面容有一霎的惊异。

很少有人能像她这样理智的思考问题,他还以为她会像大部分人一样,要么谴责燕王的残暴行径,要么隐晦地替他辩护,而不是直接将疑问摆出。

祝凌问:“当年下令的人,到底是郑氏,还是燕王?”

从客观理智的角度看,昌黎发生瘟疫的那一年,燕王登基的时间并不久,基本没有权利调动燕国境内军队,对一郡之地进行长久的围困。与其说是燕王下令,倒不如说他更像是在背锅。

“下令焚杀昌黎郡百姓的是燕王,建造这座佛像的也是燕王。”老和尚说,“但有趣的是,就在这座佛像竣工后的十日———不、七日后,昌黎郡瘟疫爆发的事,便传扬地天下皆知了。”

他意味深长:“瘟疫爆发后,燕王一改往日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的形象,不仅自己主动削减了日常用度,还经常到普照寺里,在佛像前为百姓祈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