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608)

这一瞬间,他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就到了这份上了。他觉得自己这一切都怪朝廷,怪谢来,怪那些不争气的士兵。可他自己怎么就到了这份上了?

到底是哪一步出错了?

谢来了解了他的心理路程,但是并不表示同情和理解。这世上受委屈,受到不公的人很多。有人默默忍受,有人奋起反抗。甚至有人还搞出农民起义,敢叫日月换新天。这些都可以理解。

但是偏偏因为自己受到欺压,就去欺压别人,甚至不择手段,通敌卖国,谢来没法理解。这是自私又懦弱的表现。说真的,知道他准备谋逆的时候,谢来都没这么生气的。

想到此,谢来顺便问他,“虞都和你一起谋逆的,到底是谁?”

孙从武一句话也不说。不知道是不敢,还是已经死心了,破罐子破摔了。

谢来也懒得再问了。罪名已经够了。他相信虞都那边调查也不会出问题。

回到自己的军帐之后,谢来就将这边的情况写成了正式的奏折,连带着证据,包括金石开本人,光明正大的送去虞都。

要让所有人知道,北地的天变了。一切危害天下的不利因素,最终用都会被消灭。

第271章

在谢来送的奏折到达京城之前,虞都也发生了—场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的风波。

原本被先皇圈禁的福王和永王,竟然和边军勾结,企图谋逆。

此事被查出来后,还没办登基大典的女皇就做出了处置。

既然圈禁都无法让他们老实,就只能赐死了。

这诏书下来的时候,让一应皇室中人终于从‘我上我也行’的美梦中清醒过来。

他们这位公主殿下绝对不是任人宰割的对象。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的,但是她确实获得了文武百官的支持,获得了世家和寒门的鼎力拥护。

她登上皇位的路已经清扫干净,谁也不能阻拦。否则就只有被清扫的份儿。弥漫在整个虞都的夺嫡风浪渐渐平息。

皇帝葬礼结束,朝中已经开始为新皇登基大典做准备。一切似乎都开始平息了。

谢来的奏折就是这个时候送过来的。

朝中文武百官对于孙从武勾结外敌,意图谋逆的行为恼怒至极。

文官自然是不喜欢—个造反的武将,战乱一起,文官们岂不是要遭殃?五官则觉得就是这种乱臣贼子的出现,才让朝廷对武官打压得更厉害。如今通敌卖国,武官风评再次被害。

都没有任何争论,对于边城相关人员的处置就已经定下来了。通敌卖国,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至于谁接管这个位置,在谢来寿的军功送上来之后,自然也没有悬念。

不管是世家还是寒门,还是新皇本人,都希望掌握边军的是自己人。谢来寿作为谢来亲兄弟,自然就是自己人了。

在这种时候也没什么人提出反对意见。谁让跟着孙从武的那—棒子人都牵扯进来了呢,总不能从别处再调人过来。那让有功之臣如何想?

至于武将,此时也都缩着尾巴做人,自然不敢提出想法。

只不过来寿确实还太年轻,所以直接任命大将军肯定是不合适的。就以暂代为名,掌管北地边城兵马。

至于这个暂代—直到什么时候,自然也没人再多想。肯定是等谢来寿再立点功劳就直接转正的。

随着圣旨发出,新皇还给谢来写了—封信,让他尽快处理完边城的事情,早日回虞都。马上就要开恩科了,此事希望交给谢来做。至于她的登基大典,谢来是赶不上了。

在北地的谢来可没闲着。通过空间提前知道了朝廷安排之后,谢来就开始整顿内部了。

首先是粮饷的问题。

之前士兵们军纪不好,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因为拿不到工资,大家对这个工作就不是很重视。然后上司带头破坏规矩,自然大家都有样学样了。所以谢来不止要保证足额发放,还要稍微涨点儿,让他们感受到军队内部整改之后所带来的好处,才会更加配合。不会产生逆反心理。除此之外就是战后抚恤的工作也要保障。让士兵没有后顾之忧。

平日里伙食也要好点,之前士兵吃的也就是勉强饿不死,压根没有办法养出一支强军来。

总而言之,让士兵吃饱肚子,让他们可以养家糊口,没有后顾之忧。

这年头当兵吃饷,图的就是这个。

定下待遇之后,自然可以开始整顿内纪律。凡是违抗纪律的就要被惩处,绝不姑息。做到令行禁止。再根据这些剔除—部分人。

既然养精兵,自然是不能什么人都要。战时,边军本地就能征召民兵护城。不需要花银子养一大批的兵马。只需要养—只精兵,平日里能勇猛作战打退敌人。

湖涂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