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巫+番外(102)

萧平点了点头。

“还有。”甄世尧又道:“此事南平关都督是否知情,他有没有掺和进去。互市那边不仅牵扯大周行商,还有西戎部落。行商已经闹了起来,西戎那边形势也未必见得有多好。让萧裕务必把此事安抚下去,不可继续扩大事态,否则天王老子来了也救不了你萧家!”

萧夫人心头一紧,忙推搡着萧平:“快去给儿子写信!”

第53章

沈时卿没成想一大早就接了这么个案子。那江南行商名唤冯广,他手里不仅有南平关往来行商的联名血书,还有萧裕屡增关税的明细。沈时卿看了一遍,起初萧裕还巧立名目,盘剥的不是那么直白。到后来竟连名目都懒得想,摆明了就是要明抢,和那些收过路费的土匪没什么分别。

杀手被押入监察府大牢,不及审问便咬碎口中毒囊自杀了。不过这不重要,杀手是冲着冯广手里的东西去的,谁派来的自不言而喻。

不过让沈时卿纠结的是,这件事是萧裕一人所为,还是南平关那位新上任的大都督赵平都也有参与。依冯广的口供,萧裕在南平关一手遮天,大都督并无实权。若是如此,此事便又有的斟酌。

萧裕是甄世尧举荐,深得陛下信任。陛下遣监军去南平关,在沈时卿看来无非是以防赵平都和顾大都督相互勾结。西北沃土,兵权若尽归顾松亭,对大周朝廷来说是极其危险之事。至少对陛下来说是这样的。

何况这件事究竟是赵平都想摆脱萧裕的控制有意栽赃,还是从头到尾都是萧裕一人所为,赵平都无从插手,都很难说。他沈时卿从来不递不清不楚的折子。

书案都快被他敲出窟窿了,沈时卿一筹莫展。萧裕是甄世尧的亲外甥,这件事外头传的沸沸扬扬,甄世尧此刻必定已知晓。若直接上折子,恐怕会被甄世尧的人压下去……

兀自愁闷了一会儿,沈时卿还是提笔写了折子,写好立刻便卷了折子进宫。事涉南平关,干系重大,他还是亲自面圣道明缘由更为稳妥。

“……萧裕这两年在南平关先是巧立名目收取关税,大周和西戎两方同时征收,起初索要税银不多,行商们虽有怨言,可多少也在情理之中。之后萧裕所设名目越来越多,行商们怨声载道却无处可言。”

“大都督赵平都曾劝过萧裕,奈何萧裕为监军,监理南平关互市一事,赵都督不好插手干涉。西戎部已有不满,赵都督出兵震慑过两次。不过萧裕愈发变本加厉盘剥,西戎部已不堪重负,期间又起了几次摩擦。赵都督不小心中了暗算,身负重伤。眼下南平关诸事皆由萧裕监管。”

沈时卿入宫面圣,将冯广供述之事禀明,并呈上冯广带回的明细,末了说道:“这些都是那江南行商冯广之言辞,一家之言不可偏信,但此事干系重大,臣唯恐拖延下去边关会再生事端,这才急急入宫禀明陛下。”

“怪不得沈大人火急火燎的。”姬元煦扭头对姬昊说:“父皇,萧监军那人贪是贪了点儿,可儿臣瞧他胆子不大,顶多就是在国都娇生惯养,吃香喝辣习惯了,忍不住西北苦寒。给自个划拉些许银子倒像是他能干的事儿,可这明细之中盘剥如此厉害,土匪都干不出来这事儿,萧裕能有这么大胆子?”

姬昊斜看他一眼:“若不是萧裕做的,那就是赵平都了?”

姬元煦似有些为难:“儿臣虽与赵都督接触不多,可赵都督瞧着是位忠厚耿直之人,这……儿臣也不知如何分辨了。不过萧裕是大司马的亲外甥,大司马对父皇鞠躬尽瘁,处处为大周考虑。这次派萧裕监军,也是为了替父皇稳定南平关。萧裕便是再糊涂也不能拿大周江山开玩笑,若真如此,大司马头一个不会放过萧裕的!”

姬昊眼神有几分晦暗不明,他微微敛眉,道:“你倒是信得过大司马。”

“大司马是大周的中流砥柱,父皇的左膀右臂,连父皇都时常赞大司马拳拳之心,儿臣也当效仿大司马,替父皇分忧解难。”

姬昊听了只是淡淡笑了笑,他将沈时卿呈上来的明细拢了拢搁在手边,道:“沈时卿,朕要你亲自去南平关查明此案。”

沈时卿当下一惊,蓦地反应过来陛下这是要将此案彻查!看来在陛下心里,此案的重要性远超自己心中所想。想至此,他脊背不由生了一层薄汗,庆幸自己不曾耽搁。

他忙拜道:“臣必尽快查明真相。”

姬昊摆了摆手,沈时卿又拜了一拜,匆忙退下了。

沈时卿走后,姬元煦愣愣的看着姬昊,随即道:“父皇是既不相信萧裕,也不相信赵平都。”

姬昊就笑:“你想明白了?煦儿,你长大了,也该明白这世上很多事并非你看到什么,它就是什么,人都是复杂的。”

江甯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