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巫+番外(188)

大周都乱成这样了,竟还能保住秦阳这块肥肉,也实在是出人意料。不过想到李玄度,又似乎觉得这事儿本就在情理之中。

很多时候顾兰西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未来该怎样。他经常站在碧水关巍峨的城墙上看漫天星图变幻,愈发觉得前路渺茫。大周就像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在勾心斗角之中垂死挣扎。秃鹫盘旋在四周虎视眈眈,只等这传承了几百年的王朝咽下最后一口气,便齐齐上前啃食骨肉,将其瓜分殆尽。

父亲告诉他,不管大周如何,军人的职责是守护身后的百姓。可若国都亡了,仅凭他们又如何能护得住百姓呢?

这次朝廷派他来巡查秦阳,他知道背后少不了姬元煦的人在助推。这位皇长子殿下这几年成长不少,大周若有良臣明主,起死复生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想到朝廷那烂摊子,顾兰西也忍不住替姬元煦发起愁来。

他颇有些心焦的挥挥手:“把黄志一干人犯带下去好生看押。府衙所有钱财账目尽都归拢起来,待大殿下审查。”

正说着话,一辆马车停在府衙门口,从车上下来几个人。

顾兰西站在花厅前看了眼,除了最先下车的赵琮,余下两个都是生面孔。但不知为何这两人的气质让他觉得有些熟悉。

姬元煦撑着伞大踏步进了院子,溅起的雨水打湿了衣摆,泼上几点污泥,他毫不在意,只是蹙着眉看着满院箱笼,语气泛着冷:“如此巨贪,合该拿他填了岸口窟窿,好叫他知道知道洪水泛滥是个什么滋味。”

一开口顾兰西便知道了,他犹豫着上前不知该不该行礼。姬元煦看出他纠结,摆摆手道:“顾将军不必多礼,我带了这面具便是不想引人耳目。甄世尧的人不知在哪个犄角旮旯藏着呢,我可不想成了他的活靶子。”

顾兰西仔细瞧了眼他这面具,点头称赞:“殿下这面具倒是精致。”

赵琮忙举手道:“这是我做的!顾将军若喜欢,回头也给你做一个。”

“那真是谢谢阿琮了。”顾兰西抬抬手:“二位殿下请。”

“……适才黄志的心腹刘会说在飞虎胫并没有看到甄世尧的私军。”顾兰西道。

姬元煦点了点头:“埋伏在飞虎胫的龙虎帮兄弟今晨来回了话,道是在半山腰看到人影了。只是见刘会中了埋伏,那些人没上前便掉头返回了。想来是看到事情败露唯恐损兵折将,遂不敢上前。大雨瓢泼,山中不好追击,眼下那些私军藏匿于何处尚不清楚。不过依我看来,黄志已落网,那些私军大抵已经不在秦阳地界了,甄世尧这个人行事倒十分谨慎。”

“但黄志还在我们手里。”顾兰西道:“一旦黄志被押送国都,甄世尧做的那些事是兜不住的。”

姬元曜微垂着眼眸:“若我外祖父狠下心肠,杀了那些人叫我们死无对证呢?即便父皇心有疑窦,但我们并没有抓到实际证据。一个黄志恐怕还构不成致命威胁。”

“即便有证据,父皇也不会将甄世尧一党彻底铲除的。”姬元煦微叹口气,摇了摇头,道:“父皇的目的并非拔除甄党,而是收拢权力。甄世尧的存在可以助他拿到自己想要的。”

顾兰西看了他一眼,忽地起身拱手:“殿下该回京了。大周经不起这么折腾了,大周需要革新法度,需要富国强民。”

他本也不是什么忠义之臣,他只是看得明白,天下若动荡,百姓势必蒙难。武威城的一切会重新上演,杀戮会遍布大周每一个角落,没有人能幸存。若大周有明君,安定天下,顾氏自然甘愿为国尽忠。

姬元煦知道顾兰西是心高气傲之人,因此这番话让他心头大震。原来有这么多人希望他扛起大周的未来。

“顾将军。”姬元煦双手将人扶起,郑重其事道:“姬元煦在此立誓,必以天下安定为己任,匡扶大周,复往昔繁华!”

无数的迷茫之夜在这一刻似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国家病了,但尚能医治,但凡有一口气都不能放弃。

“顾氏,万死不辞。”

……

杨陵终究还是没能抢夺雾谷关。

雾谷关军中生变,副都督弄权,根本无法全心御敌。若杨陵胆子大些,一鼓作气冲入关口,拿下雾谷关是迟早的事儿。

谁料这老乌龟一听说顾兰西入了城,飞虎胫没拿下,当即掉头跑了。气的副都督七窍生烟,满口生疮。没了外敌,雾谷关军自个关起门来拾掇自家事儿,副都督缴械。军中之变来如潮水,退如潮水,很快便复归平息。

姬元煦接手城守府后,一道接一道的政令顺利下发。白氏联合几大粮商救济灾民,布施放粮。顾兰西则带兵清理城中积水淤泥,着手恢复民生。

江甯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