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巫+番外(228)

“当真。”李玄度道:“说句实在话,那些中原的门阀们一个个贪得无厌。西戎人打过去也未必就能讨到好处。就算你们一时占了上风,可打仗打到后期,拼的就是实力。西戎背后若无粮草、药材支撑,又能撑到几时?”

“撑不下去的时候去争去抢,可真把门阀们惹急了,他们必定会联起手来打西戎的。毕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握在自己手里的才真正是自己的。言尽于此,还望阿润汗好好考虑。”

阿润这一次沉默的时间更久了,李玄度知道阿润动心了。

第118章

赵珩带着李玄度在辽阔草原上跑了一圈马,只觉得身心畅快极了。

李玄度捏着马鞭指了指前方:“比起国都之繁盛,江南之婉转,云梦之仙境,草原风光更壮美,一切尽收眼底,美的很直接。就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一样,他们粗犷,但也热情豪爽。”

赵珩点了点头:“方今天下大乱,中原腹地战火连天,西戎难得远离混战,百姓日子安宁。若阿润拎得清,西戎将成为战乱之中的净土。”

李玄度道:“阿润这人耳根子软,摇摆不定,很容易受他人蛊惑。但有一点,阿润知道体恤他的子民,如若是为西戎长久之计,阿润会说服大家继续与大周的合作。”

“西戎信奉长生天,但长生天救不了西戎人的命。若我将医术授给西戎子民,便能医治大多数人。没有人不怕死,尤其是那些大部落主。”

与此同时,阿润也召集了各部落首领、长老聚在帐中,将大周使者的态度传达给各位。

“本汗认为中原有句话说的很好,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我们就算拿回了南平关,但情况和过去并无二致,我们依旧需要依靠抢夺中原的物资来支撑自己的军队。但大周使者却说,可以派医者、农者入西戎,教我们的百姓医术和耕种。诸位意下如何?”

有位长老问:“听说那大周派来的使者就是当年救了我们阿润部还有其他六部百姓的李先生。”

“正是。”

长老捋着胡子唏嘘一声:“那人谪仙一般,一手银针出神入化,救了多少部落子民呐。我常听人说,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我西戎若能学得皮毛,那也获益匪浅啊。”

古厝忙道:“长老言之有理。大周虽未同意将南平关给我们,但却允诺大汗,派西北擅长农耕的百姓教我们的子民开垦荒地。南平关外尚有大片土地适合耕种,只是一直荒废着。虽不如中原腹地雨量充沛,但若拾掇出来,待来年秋收,收成也不低呐。”

其下有一将军并不赞同,他道:“若大周这般有诚意,为何当初两国联盟之时不来教授,反倒这时才来。依我看大周是怕丢了城池。学医耕种还不知多久能见成果,倒是杨氏诚意满满,现成的南平关我们不要,岂不是傻子!”

有人赞同长老和古厝主和,有人站在将军这边主战,有人摇摆不定,哪边都不愿意割舍。以至于这次的小朝议依然没能有个结果。

古厝的妻子也在这时邀请其他部落主和将军的妻子们共饮马奶酒,女人们在一起聊的便多了起来。从衣着、吃食再到保养。

女人们发现古厝的妻子保养的很好,明明她也生养过两个孩子。古厝的妻子说,那年寒冬,李先生救了她的丈夫,又给丈夫留了药丸。那会儿她也刚生完二儿子不久,身上始终不爽利。也是李先生替她针灸,并教了她按穴位的法子。

“中原的医术很厉害。”古厝的妻子如是说。

散了朝议的男人们回了家,又被各自的妻子拎着耳朵吹了一晚的枕边风。以至于第二日大家同意继续与大周的联盟时,阿润还以为自己耳朵出毛病了。

李玄度不由感慨:“女人们的力量果真不容小觑,古厝将军好福气,家有贤妻啊。”

赵珩则道:“古厝将军有胆识气魄,更有谋略,比阿润更适合做草原的雄主。”

李玄度斜眼看他:“真是难得,阿珩竟也夸起人来了。”

赵珩与他对视:“我难道没有夸过你么?”

“你夸我什么了?”

“自己体会。”

李玄度:……

事情敲定下来已进入七月中旬,天气也热了起来。

二人欲返南平关,古厝前来相送:“杨氏没能同我西戎达成合作,以杨凌的性情,这会儿恐怕会龟缩不出。听闻大周欲取杨氏而扬国威,收国土,眼下倒是好时机。只是杨氏凭沂山天险立足陇西,这场仗便是打也恐艰难许多。我西戎与大周结盟,若大周有难,西戎或可陈兵边关以震慑杨氏。这也是大汗的意思。”

赵珩拱手道:“我替赵都督谢过大汗美意。”

江甯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