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巫+番外(249)

“天不佑我杨氏啊!”

第129章

赵珩身着黑沉沉的盔甲,身负灭魂剑立于马上,雨水混杂着血水顺着头盔流下,雨幕一般划过硬挺的鼻梁、下颚。他仰起头,露出近乎妖冶的俊脸,眸中迸着精光,似有火焰在燃烧。

大战一天一夜,杨冲终究没能等来援军,但他知道不能让周军逼入原州城下。他决意死战到底。

赵珩似怜惜的叹了口气:“杨冲,杨氏注定会败。”

“虽如此,但将士饮血,只要有我一口气在,也要拉着周军一起下地狱。”杨冲仍是想着,大周没了这三万大军,便是失了沂山关,杨氏也尚有喘息之地。

赵珩摇摇头,只道:“若杨氏以杨都督为主,我却未必能如此顺利。可惜天不随人愿,不信你回头看。”

不好的预感直冲天灵盖,杨冲僵着脖子回头望,见他那好侄子穿着奢华,在宫人的簇拥下奔关城而来……

“叔叔,听说事成了,我来签受降文书。好歹我也是一国之君。”杨凌提溜着宽大衣摆,笑眯眯的走过来,如同一只花孔雀,不知死期已至。

杨冲冷笑着点了头:“是该签了。”

杨凌收到报信,说是杨冲射杀了周军将领,周军无统帅,但迫于朝廷压力,务必收回陇西。所以与其说是陇西投降大周,不如说是大周无力讨伐,与陇西签订盟书。杨氏依旧主陇西。

如此风光的场面怎么能叫杨冲出风头,杨凌给人一撺掇,便携嫡子杨筠,穿戴整齐来了沂山关,准备奚落周军一番,让他们知道陇西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也趁机给自己在军中树立威信,莫叫叔叔再得军心。

只是眼前的景象似乎和预想的不太一样。

直到一柄长刀架在脖子上,杨凌方才转动不大的脑仁,肥腻的脸上终于露出惊恐之色:“叔,叔叔,我们……”

“别喊我叔叔,我没有你这样蠢笨如猪的侄子,杨氏基业毁于一旦,我无颜苟活于世。”杨冲花白的头发在风中凌乱,他浑身浴血,目光幽幽的盯着赵珩:“我之今日,你之明日。周天子非圣主,你好自为之。”

冰冷的利刃割破喉颈,一道鲜血在半空划出决然的弧线,雨终于停了。

“十月二十九,是个好日子。”赵珩吩咐左右:“杨都督是个值得敬佩的老将,莫践踏了杨都督尸身,予其家人厚葬。”

杨冲的长随谢过赵珩,总算给自家都督留了最后的体面。

“怎么,怎么会这样……”杨凌傻眼了,他呆呆的看着身边最宠信的大臣,却见那人扑通跪倒在地:“恭迎赵将军!”

“你背叛我!”杨凌气的大叫,他左顾右盼:“大军何在,大军何在!”

挣扎时,刀刃划破了他养尊处优的脖颈,杨凌吃痛,不敢再动。只听挟持他的人说:“缴械者不杀!”

杨氏私军是杨冲组建训练的,精锐部队已在沂山关折损大半,余下私军则不成气候。陇西当地驻军原属大周,虽倒戈陇西,但也知道审时度势。眼见杨氏落败,自然要择利己一方投靠。

杨凌的皇帝梦才做了没多久就被这片血雨腥风给刮醒了,盘踞陇西近百年的贵族,终于败在杨凌这个庸人手中。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赵珩居高临下睥睨瘫坐在地的杨凌:“你虽庸碌,但若不生贪婪之心,陇西尚能安稳度日。可你偏偏贪图大业,所行桩桩件件皆为世人不耻。西戎进犯,你弃百姓于不顾,致使西北六城百姓流离失所。因果循环,杨凌,这都是你的报应。”

对于周军接手陇西,百姓们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赵琮率军入城时还挺纳闷儿,在原州城杨氏祖宅转了一圈,他问赵珩:“大哥,这趟是不是太顺了。总觉得心里头不踏实。”

从外头进来的赵琰闻言说道:“你只看到眼前的顺,却不知为此事我们背后付出多少心血。光是买通杨凌的宠臣就花了我不少银子呢。”

现在想想赵琰还是觉得心疼。

“杨氏有不少好东西,阿琰瞧上什么了自去挑便是。”赵珩倒是十分大方。

赵琰这精细鬼一听立马笑了。

赵琮忙道:“大哥,杨氏底蕴深,此次抄没杨氏所获不小,朝廷必然也盯着呢。眼下姐夫正行变法之举措,若被人知道我们贪墨战利品,怕要被狠狠参一本。”

让大哥受辱这可不行,赵琰也赶紧说:“那点子金银财宝我还瞧不上眼,可别因此给大哥和姐夫添麻烦。我这人一向精细,大哥是知道的,却又不是真心疼,顶多就是念叨念叨。”

赵珩就道:“谁家没点明暗帐,朝廷掌握再多,也不过是一些明面上的田产商铺罢了。再说打仗收缴战利品赏赐部下本也是约定俗成的事儿,只要我们做的不过分,朝廷不会追究问责的。打下陇西是大功劳,若连这都要斤斤计较,谁还会给朝廷卖命。元煦知道怎么对付那班大臣。”

江甯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