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巫+番外(254)

“那倒没有。”李玄度道:“我若醉了,赵大公子岂不洞房之夜要独守了。”

赵珩低低笑起来,将头埋进李玄度颈窝:“真好,真好啊。”

一滴热泪贴着皮肤滚下来,灼的李玄度肉皮有些刺痛。

“阿珩哭了?”

“我这是高兴的。”赵珩道。

李玄度抬手揉了揉他的后脑勺:“我也高兴。”

“往后我们每天都高高兴兴的。”赵珩在他颈窝拱了拱,鼻息喷出的热浪撩拨着李玄度。

龙凤喜烛噼啪作响,火舌欢快的跳跃,床幔映着憧憧烛影,洒下昏黄暖意。

这会儿赵珩倒觉得醉意上了头,心里火烧火燎似的:“玄度,该歇息了吧。”

……

平静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一转眼赵珩这陇西大都督已经做了两个年头了。赵琰在陇西一带的生意也铺陈开了,逐步向西北六城蔓延。

西戎部落学习大周的耕种、医术,虽产量不高,但已有小成。边关互市愈发热闹,两国盟约也更加坚固。

大周养精蓄锐,按部就班,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有西北做后盾,姬元煦在朝中的声望也越来越高,变法之阻碍也越来越小。如今的大周虽只占天下三分,但生机已显。

姬元曜从云梦回到大周国都,只见国家气象焕然一新。只是各国之间仍有摩擦,边关百姓苦于战乱。不由感慨,这四分五裂的天下总要缝合起来才算真正的安定。

回国都悄悄拜见了兄长母后,姬元曜又辗转去了西北看望李玄度。

当年参加完二人喜宴,李玄度便将解开云梦草庐禁制的术法传给了姬元曜,叫他自去草庐幻境修炼。奇怪的是姬元曜自觉只在草庐中待了不足一月,出来竟已过两年光景。

李玄度笑着告诉他:“草庐是巫族历代先贤的宝地,结境之地是历代大巫术法精髓汇聚而成,草庐一日,人间一月。当年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他看着一身素衣的姬元曜,颇为满意的点点头:“元曜虽入门迟了些,但天赋异禀,看来草庐这段日子的修炼收获不小。来,手伸过来我探探脉象。”

姬元曜乖觉的撩开衣袖:“有劳先生了。”

李玄度屏息凝神,探得姬元曜胸腹之处有真气凝滞,再细细探查,便能发现这团真气浩渺如深海。他眼皮微微一颤,长生骨的雏形已成。只是时机未到,尚未凝成骨形。

“草庐幻境确实对修行大有裨益。”李玄度放开手道。

姬元曜起身拜谢,颇为惭愧道:“可惜弟子只在其中二十几日便遇瓶颈。”

李玄度知道他说的是那团凝结的真气,便道:“静待时机。修行便如静水流深,水到自然渠成,急不得,仔细走火入魔。”

“弟子谨记。”姬元曜又拜了一拜,起身问道:“怎不见赵师兄?我这可有一桩大喜事儿要告诉他呢。”

正说着话赵珩从外头回来了,他一边用袖子抹汗一边道:“什么喜事?你那皇帝老爹给你说亲了?”

“说亲,谁说亲了?”赵琮跟在赵珩屁股后头进院儿,没听着前因,一对耳朵只听见“说亲”两个字儿了。

姬元曜一时无语。

他摇头笑道:“我在父皇眼里可是床都起不来的病秧子,给我说亲,那姑娘家得做造孽啊。是芳唯师姐,我回东宫看望兄长时正逢太医诊脉,师姐有喜了。”

李玄度眸中倏然刮过一阵飓风,他猛然起身:“当真?!”

第132章

“啊,是,是真的……”姬元曜不知为何先生这么大反应,忙敛了笑意说道:“老太医是自己人,反复诊了几次确认无误。只是时日尚浅,不好对外说明,只待胎像稳了再说不迟。”

“还有谁知道此事?”李玄度追问。

姬元曜如实道:“除了贴身伺候的高良和束云,便只有老太医和我知晓。皇兄跟师姐都是谨慎人,行事格外小心。何况如今皇兄势大,盯着他的人可不少。若被那些人得知东宫有孕,少不得要做什么手脚。”

李玄度又问:“芳唯有孕至今已两个月余十天,可对?”

姬元曜算了算:“我从国都来路上走了十二日,来之前太医诊脉说已孕近两月,先生说的正对。”

赵珩见李玄度脸色不大好看,忙问道:“芳唯这胎有什么问题么?”

李玄度浓眉纠结起来,目光流露几分担忧,他抬头望了望天,压低声音道:“我前日夜观天象,发现混乱星图北方一角不知何时出现一点暗芒,并不十分起眼,起初我甚至没有注意。”

“那段日子我每日都在观测星图变化,也是在前日,突然只觉眼前模糊了一下,就在那时我发现了那处暗芒遥遥坠着。昨日我又观星象,发现那暗芒并非随时可见,而是要在某种机缘下方能窥见。我仔细推演了方位,正北,帝星之位,遥指东方国都城。”

江甯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