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个美人+番外(17)

作者:午言木叙 阅读记录

青年低下头在他眉心亲了亲,说道,“我去趟宫里,同圣上商议我们的婚事。”

比起自家父王母妃,这位皇伯父属实是更让青年头疼。

王爷王妃耳根子软,又好糊弄,这位圣上可是眼明心亮,他那些小伎俩在府里使还行,到了殿上就不够看了。

还得想个别的法子才行。

“唔,”美人又躺回了被子里,声音闷闷地传来,“早些回来。”

自己发愁得眉毛都要掉了,这人还没事儿人一样蒙头大睡,青年起了坏心思,故意逗他,“万一圣上不允我们的婚事,你要怎么办?”

美人从被子里探出头来,一脸不解,“为什么还要他允许?只你爹娘答应不够吗?”

青年板着脸,继续蒙他,“因为他是皇帝啊,是这天底下最大的官。他不答应的事情,天底下就谁都做不成了。”

“真要这样的话,”美人蹙了眉,思索一下,认真道,“我就悄悄地带你走,谁都不告诉,我们躲去谁都找不到的地方去。”

“天底下那样大,他捉不到我们的。”

青年听美人这样说,心尖儿像是被挠了一下,痒的不行,凑过去同他蹭了蹭鼻尖,“你是要带我私奔?”

“这叫私奔吗?”美人歪了歪头,“那就是了,他不答应的话,我就带你一起私奔去。”

“好,”青年笑着回他,“我今日就这样同他说,你若不答允我,我的小美人就要拐了我去,同我做一对儿逍遥的野鸳鸯了。”

第12章

话是这样讲,到了朝堂上,青年依旧摆出副恭肃端谨的模样。

盐铁私案他处理的利落,一应账册证据早已快马加鞭递送到京师来,他自己又为了这趟公差险些丧了命,现下好端端地站在这儿,圣上便着意褒奖了他几句,下朝后更是特意把他留下了。

“下了朝就不必拘着,坐罢。”到了后殿,圣上自己坐着,示意青年也坐下。

“这趟出去,吃了不少苦吧?”

青年微微一笑,答道:“算不得吃苦,一路见了各地风土人情,也有些奇遇,京中是遇不上的。”

“你想的倒开,”圣上端着茶盏,撇了撇浮末,“朕听人说,那股流寇险些叫你送了命去,心里没暗自怪朕?”

这话说的重了,青年一凛,起身撩了袍子跪下,“臣此行,是为朝廷效力,为陛下尽忠。臣若是享黎民供养,却不肯忧民之计,便是枉读这些年圣贤书了。”

圣上没什么耐性地摆摆手,示意他起身,“别动不动就跪,书读得多是好事,可别读成个呆子。下了朝便是一家人,用不着行什么礼。”

青年应了声“是”,却未站起身来。

“皇伯父,侄儿今日来,是有一事相求。”

圣上没应话,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目光沉沉地看向堂下跪着的青年。

青年跪得笔直,那身朝服穿在身上,尽显少年郎的身段。

青年是他看着长大的。

担心在王府里自己那位弟弟教导不善,他将人接到宫里,同皇子们一起在太学念书。每日饮食起居,一般无二。青年的功课,他还会特意命太傅拿来,自己掌一掌眼。

虽说此举原是为了替太子遴选内阁,培养可用之人。可多年下来,他视青年也如同亲子无异了。

也正因如此,他不想青年冒着仕途功名皆无的险,去蹚那样不好走的一条路。

他晾了青年一盏茶的工夫,才开口道,“你此行该受的赏,朕已命人拟好。只要你点了头,宣旨的人午时便能到王府。”

青年沉声道:“一应赏赐侄儿都不敢受,只求皇伯父开恩,赐侄儿一纸婚约。”

圣上顿了顿,无可奈何般地叹了口气,“你当真想好了吗?”

“这道旨意一旦下了,你便再也回不了头了。”

“你父亲戎马半生拼来的爵位百年之后拱手他人,这朝中该有多少人戳你的脊梁骨?”

“一无家世,二无子嗣,凭着那点危难中生出的情分,你们又能撑到几时?”

青年静默了半晌,忽然动作起来。他弯下身去,重重地叩在地面上,再仰起头来时,眼神明澈,再无犹疑,“侄儿今日这一拜,敬谢皇伯父多年栽培之心,养育之恩。侄儿自知此举愧对皇伯父教导,然那人是侄儿心中所系,念兹在兹,再不能舍的。”

“侄儿斗胆,望皇伯父念在侄儿痴心一片的份上,成全了侄儿。”

“你啊,”圣上摇了摇头,示意他起身来,“同你父王一个样。”

“朕还记得,你父王当年也是,跪在先皇脚下,苦苦求着先皇为他和你母妃赐婚。”

“你母妃家的门第,先皇是看不上的。虽说你父王自小便被扔到了军中,但先皇对他,还是打心眼儿里疼爱的。那时早已替他看好了右相家的女儿,那姑娘生得貌美,性情也柔顺端庄,家世更是一等一的,可你父王半点都瞧不上,满心满眼里都是你母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