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技术宅太子+番外(447)

此外,因为朝廷在西征开始之前做的几次声势浩大的宣传动员,全国各地热血沸腾的年轻人都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自发的跑到西部边境,各自尽自己所能的帮忙做后勤、救护,及时献血输血等等事儿。他们的行为,不光让这次的战事伤亡数字被压到了历史最低,也让大家伙儿都意识到,国家当前的医疗制度中存在的弱项。

在大清国境内各个地区都建设一所新式医院,就成为朝廷目前另一个最为紧要的事情。

胤礽站在队伍最前头,俩耳朵竖起来安静的听着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激烈争辩,一双桃花眼微微眯着,面色温和,神情淡定,却是目不斜视,一言不发。高做龙椅上的康熙皇帝瞄到宝贝儿子端出来这幅小模样,就知道他又在偷懒。

他一边端着面无表情,高深莫测的神态,听着大臣们热情洋溢的商讨各个新政策,一边在心里头琢磨着,早朝前儿子和他提出来要休假的事儿。

等到朝堂上的君臣简单的商讨出来一个大致的行事方针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十一点了,大家伙儿都是又渴又累又饿,康熙皇帝干脆就宣布退朝,具体的操作方案容后再议。

父子俩大步来到乾清宫西偏殿坐下来,一边喝茶吃点心休息,一边继续商量关于给大清太子批假期的事儿。

“给你休息几天也行。不过--年前你要和朕回一趟东北老家祭祖,把西征的巨大收获报给祖先们听听,有意见吗?懒小子?”

“回皇阿玛问话,儿臣没意见。今年我们把福陵、昭陵、孝陵都拜拜,再去东三省和老家的人们见个面,打个招呼。”被自家皇阿玛嫌弃为懒小子的太子殿下,咽下了嘴里的点心后,从善如流的回答。

东北三省的白山黑水是满人的老家,可是他这么些年因为伤病等等事儿耽搁,只匆匆忙忙的去过一次满清故都盛京,简简单单的在福陵、昭陵拜祭了一下。

导致的结果就是,他和老家的王公贝勒,大小佐领将军都不大熟悉,和老家的老百姓们当然是更为生疏,确实需要亲自走一趟,体察一番那边的风土民情。

康熙皇帝听到懒儿子满口答应下来,满意的点头,心情舒畅的端起他心爱的十一月的花神杯,闭着眼睛享受特级碧螺春的甘醇鲜爽。

眼神儿特别好的太子殿下瞄到皇阿玛手里小倒钟形状的月季杯上的题诗,“不随千秋尽,独放一年红”,联想到民间关于十一月月花的另外一个说法,山茶花、金盏银合、剪秋罗;以及前朝程羽文先生写的《百花历》中那句,“十一月蕉花红,枇杷蕊,松柏秀,蜂蝶蛰,剪彩时行,花信风至”,心里对于这几天陪伴太子妃可以做的事儿,就有了大致的主意。

父子俩休息够了,康熙皇帝去南书房议事,胤礽就专心的批复御案上的折子。大约十二点的时候,康熙皇帝还没回来,他看着已经被自己批完一小半的奏折,想着下午皇阿玛应该不会怎么忙碌,就离开了乾清宫,回到毓庆宫后殿陪太子妃午休。

当太子妃听到,他是拿亲自跑一趟盛京才换回来的几天假期,当下又是感动又是哭笑不得。

“皇上这是担心你和东北老家的关系变得疏远了,毕竟你的情况特殊。他肯定还在心里琢磨着,将来你能对东北那个地儿多多照顾照顾。”

胤礽听到自家太子妃的分析,毫不犹豫的点头。不光是他,就算是他的这些兄弟们,心里头对于盛京也都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就连皇阿玛这一辈人都是生在京城,长在京城,过年过节的回一趟老家而已,更何况是他们这些小辈?

用四弟的话说,老家的人就是一伙儿厚脸皮不讲道理的无赖亲戚。可是亲戚就是亲戚,再怎么烦躁不耐,也要积极面对。要不世人怎么都说,打断骨头连着筋那?

更何况,他还想去亲眼看看黑土地的开发养护情况,看看新研制出来的稻种在东北的推广情况,以及那边新式学院的教学进度等等。

“太子妃,孤这几天,大约每天可以有三个小时陪你,你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儿吗?”太子妃在他颈窝里蹭了蹭,迷迷瞪瞪的回答:“没有。”她就是想要和他呆在一块儿,什么都不做,只是看着他睡觉写字画画儿也是甜蜜。

太子殿下看到她这个全然依赖,不想动脑的小模样,想到自己的那个赏花的计划,也就不再多言,拉好被子,闭上眼睛午休。

在乾清宫和家人一起用过晚膳后,胤礽就去了太医院做了下来,他要把近视、远视眼镜的事儿交代一下。

近视、远视眼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因素,遗传、儿时发育、后天保养。近视眼镜采用凹透镜的原理,远视眼镜和老花眼一样,采用凸透镜的原理。

痒痒鼠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