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2148)

是的!终其一生,桐桐都再未曾有过骆宾王的消息。该是在哪个山里做了隐士,再不曾出山。

当然了,这是后话。

而王勃呢,被四爷安排修启蒙的教材去了,这东西修订的好了,不分朝代,一直能沿用。这可是读书人最想干的事,做的好了,美名传千古呀。他特别乐意!这玩意得专人审核的,又另外有人印刷,是特别安全又特别牵扯精力的事,没时间干别的了。

除此之外,四爷还在一些官员的任命上,侧重了几个点:其一,提拔李弘做太子的时候的旧臣;第二,提拔李贤做太子时候的旧臣。

他提的这些人,朝中的宰相无人反对,吏部不反对,拿给武后,武后也叹气,“镇国这个驸马呀,当真是个性情中人,念旧情的有些过了。”

上官婉儿低声问道:“章怀太子旧人……是否有所妨碍?”

武后摇头,“此一时彼一时,传一些话出去,叫人知道知道,李显在李贤的事上,到底有多少亏欠。”明白了!太后不反对重新启用李贤旧臣,这其实就是对外宣布:在李贤的事上,她其实是无辜的,只是被李显给欺骗了罢了。

反正恶名一把推到李显身上,这对天后也是有利的。

裴炎呢,以胁迫太后,恶意篡权的罪名先给定了死罪,而后太后降罪一等,改羁押。羁押之事,归狄仁杰管,据说是给个小院给几亩农田,叫反省去了。家里也没牵连,若是妻子不想跟着一起被关着,就跟子孙回老家,安生的过日子去吧。

可以说,四爷办成了很多大臣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之后,他的地位就无人可以替代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武后进一步推行她的计划。

她要把洛阳改为神都,要把洛阳宫改为太初宫。

这还不算,她还要改朝廷各部的名称。要把尚书省更名为‘文昌台’,把中书省改为‘凤阁’,把门下省改为‘鸾台’。而一直区分的很明确,一听名字就知道是管啥的六部,也得改。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对应的改成天、地、春、夏、秋、冬六官。

其实,改年号、改旗帜、改都号,这就已经是改朝换代的标志了。

可你为啥要把这官府的名称都改了呢?

四爷就觉得武后真是——麻烦!

真的!不是咱偏心,怎么比都觉得天下那么些女人,只有桐桐最可人意!

第849章 盛唐风华(101)

这种更改名字,很不方便。属于那种跟她争执吧,争执之人会因此惹上大麻烦;不跟她争执吧,大唐上上下下都有点小麻烦。

谁突然改名都会觉得不方便吧。

正想着谁第一个登门跟自己说改名这个事呢,结果薛绍来了,直接找到了官衙。

“快请。”秋实带了薛绍进来,薛绍一脑门子的汗,见了礼,就忙道:“李兄——”

“是有急事?”

是!薛绍朝外看了一眼,秋实赶紧出去了,出去也没走远,就站在廊下。

薛绍这才道:“是这么回事,在羽林卫当差的十几个兄弟,他们在外面喝酒,有人发了牢骚,说是要是知道支持太后之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恩赏,那还不如支持庐陵王呢。这些人没别的意思,就是发牢骚呢!喝酒的人,发发牢骚就过去了……可谁知道,竟是有人告密了。才得了信,说是宫里下旨了,说话的人以谋反论罪,斩立决。其他同行者,绞刑。那个告密者,授五品官。”

“这些人都是勋贵之家出身?”

对!全是羽林卫,家中多少都是有些开国功勋的。

四爷叹气,这坏处不是杀了几个开国功勋之后,而在于有了告密可升官的先例。跟薛绍,该怎么说呢?“来不及了,只怕人已经死了。”

薛绍脸一白,“这就死了?”

“这事只能以军法处置,军法迅,战场执法,哪里有等的?人若不马上杀了,刑部便会按律量刑……自然也就不用杀了,懂这个意思吗?”

懂!就是要立威,杀的大家不敢胡言乱语,对吧?

薛绍啥也没说,拱手出去了。

可四爷却没急着给告密者拟旨升官,没正经的手续,你这个官怎么升?

压着吧!反正把步子放慢了。

但是他不是什么也不做,他开始写折子,把折子递了上去。

武后拿了折子没先看,知道五品官给压着没给,她估摸这折子是关于这事的。

沉吟半晌,她才问上官婉儿,“是薛绍来找了英国公?”

是!

武后就很不高兴,“英国公是耿直的性子,这个薛绍,整日里跟这些勋贵子弟称兄道弟,聚在一起牢骚满腹,自恃皇亲国戚功臣之后,素来无法无天,正事没有,本事不大,非议朝政却颇有能耐。”

林木儿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