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122)

作者:星星之北 阅读记录

伊丽莎白也有些怔愣。她没忘记自己的未婚夫也是死于天花,彼得也感染过天花吗?

不对!结婚前?!

现在也是结婚前,明年也是结婚前,彼得到底是什么时候染上天花的?!

【当时在英国出现了一种天花接种技术,也就是人痘接种,比起后来的牛痘接种风险更高,危险性更大,但比直接感染天花要安全得多。叶卡捷琳娜得知后将掌握人痘接种技术的苏格兰医生邀请到俄罗斯,并提出由自己优先接种。】

人痘?牛痘?苏格兰医生?

众人只觉得一口气上不来,说话能不能说清楚,这位苏格兰医生是谁啊?!

还有技术是什么技术,为什么没有详细内容?!

伊丽莎白有些心梗,奥地利还好说,彼得的危机近在眼前。

【出于谨慎,医生一再建议叶卡捷琳娜先等一等,等到在其他人身上先试验过,确保安全性之后再为女皇接种,但叶卡捷琳娜还是决定身先士卒,后来在劝说下,勉强同意了医生先实验的要求。】

【1768年10月12日,叶卡捷琳娜接受了接种实验,注射了从一位感染天花痊愈的少年身上提取的天花脓液。接种实验非常成功,随后她就为保罗安排了接种,十几年后,又为孙子亚历山大一世安排了接种。】

【有了叶卡捷琳娜的带头作用,俄罗斯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有200万人接受天花疫苗接种。当然,这个数字如此庞大也是因为后来发明的牛痘技术更安全,更适合大范围推广。但也正是叶卡捷琳娜的表率作用以及对疫苗的推广让俄罗斯免受天花肆虐之苦。】

众人迅速从中提取了关键信息。

“莱斯托克!你听到了吗?”伊丽莎白吩咐道:“立刻带人按照神迹的方法去做实验。”

莱斯托克不大情愿。

接种的方法说的不明不白,要找一个感染过天花的人意味着他要和天花病毒接触,谁知道他会不会被传染。

但他不能拒绝,只能委婉道:“陛下,要是有人不愿意实验?”

“你不会找农奴吗?”

“给他们钱,不论死活,都有赏钱,自然有人愿意,如果还不行,就承诺试验后放他们自由。”

“是。”见无法推拒,莱斯托克只能领命,不过他打定主意将这事交给其他人去办。

伊丽莎白不关心莱斯托克的心思,她只要结果就行了。试验成功以后首先就给彼得接种。

见伊丽莎白有了行动,各国大使们也放下心来,他们只需要等俄罗斯的结果就行了。

不过之后也需要送信给各自的君主,万一俄罗斯这边实验得比较慢呢?保险起见,多做点准备总没错。

【除了医疗方面的改革,叶卡捷琳娜还致力于推广教育,同样将学校建设到每个省、市,并且创建了一所女子学校,鼓励女性接受教育。】

【不过在立法方面,叶卡捷琳娜的尝试就不太成功,但也没有像解放农奴一样彻底失败。】

【从1765年开始,叶卡捷琳娜致力于修改俄罗斯的法律。俄罗斯当时使用的律法还是1649年实行的,已经不再适用。为此,叶卡捷琳娜亲自伏案,历时两年半编纂了一部《训谕》,整部《训谕》完全出自她本人之手。】

【这部法典相当冗长,里面的内容颇为繁杂,有不少都是直接摘抄自叶卡捷琳娜早年间读过的和启蒙思想有关的文章,但里面不乏许多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

【比如对酷刑的批判,反对以言获罪。较为宽松的言论氛围和叶卡捷琳娜后来放开对私人出版许可的限制,都使俄罗斯的文化、出版、启蒙思想的思潮得到了广泛进步。】

【同时社会上还兴起了一股批判思潮,甚至涌现出鼓吹废除农奴制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一些还获得过由女皇下令成立的自由经济学会颁发的奖项。虽然最终,这些作品并没有对解放农奴做出过贡献,但它侧面反映出当时言论自由的氛围。】

俄罗斯人对此没什么反应,倒是各国大使不由点头,这和他们崇尚的思想一致。

【叶卡捷琳娜将辛苦撰写的《训谕》提交给了议会和贵族,双方将其中不可接受的内容删减四分之三后最终定稿,删减后的版本被印刷出版,发往欧洲。】

【《训谕》甫一面世,其内容就被大加赞赏。各种赞誉有多少是因其女皇身份而得到的无法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里面的内容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并且某些观点可能相当超前,因为这本书在法国被列为了禁书。】

啊?

众人忍不住露出讶异的神情。

虽然不想承认,但无可否认的是法国文化对整个欧洲大陆的影响。

除了拉丁语外,法语大概是在欧洲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了。法国几乎是文明的象征。在场的所有大使中,敢说自己没有接触过法国文化的几乎没有。

一本记录了开明思想的书被法国禁止了,实在是有点像冷笑话,也是对《训谕》内容最好的证明。

有些人甚至想拜读一下,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值得法国忌惮的地方。

【《训谕》发布后,叶卡捷琳娜又成立了立法委员会。邀请全国各个阶层派出代表开会讨论法典,与会人员共564人,不包括农奴阶层。】

【叶卡捷琳娜的本意是倾听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阶层的意见以供编纂法典,但她忽视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参加立法委员会的人中,除了贵族以外,识字的人都是少数,连《训谕》都看不懂,更不要说提意见了,他们也弄不明白叶卡捷琳娜的意图。】

【会议的流程和《训谕》一样冗长,在商讨了一年半以后,因为突如其来的战争终止,最后也没有讨论出像样的结果,对立法没有做出任何贡献。从此以后,叶卡捷琳娜也再没有召开过立法委员会。】

【但这次会议并非没有其他贡献。】

【根据会议内容,叶卡捷琳娜深入了解了俄罗斯的情况,为她日后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要知道在立法委员会之前,有些政府官员在开会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口中讨论的某个地方具体在俄罗斯的哪里,需要现找地图才能弄清地点,自然无法为叶卡捷琳娜提供正确的政治建议。】

伊丽莎白再次在心中为立法委员会打了个叉。

这个政策也不实用。

对她来说,召开什么立法委员会的事情太繁琐了,她本能抗拒将自己沉浸在工作中。

而且立法委员会也没太大用处不是吗?既然如此,那就还是等到索菲娅当皇帝的时候再说吧,如果她还想干无用功的话。

至于立法委员会的贡献,伊丽莎白将其忽略了,理清国情是大臣们该做的,她只需要最后批准或者否决政策就行了,不需要知道那么多。

想清楚之后,伊丽莎白愉快地将它连同教育、医疗改革的内容一起抛在了脑后。

她更关心打断了立法委员会的战争。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2-20 00:55:31~2023-12-21 00:53: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黑月羽、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4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1)

【立法委员会召开时还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

【会议开始之前, 与会人员们曾聚集起来商议该给叶卡捷琳娜赋予什么样的称号以感激女皇的仁慈。“大帝”这一称号早在当时已经被提出。】

【彼时叶卡捷琳娜刚刚统治俄罗斯不过六年时间,就获得了彼得大帝努力四十余年才获得的荣誉。可以想见,这一称号的提出,多少有些恭维的意思在, 对当时的叶卡捷琳娜来说, 这个称号也名不符实。叶卡捷琳娜虽然对众人赋予她“大帝”称号感到十分欣喜,但她最终拒绝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