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124)

作者:星星之北 阅读记录

【但波尼亚托夫斯基的上台并未如叶卡捷琳娜所料,只甘心当一个傀儡国王。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早就有改革的想法,波尼亚托夫斯基在家族支持下对波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计划。】

【其中,最让俄罗斯和普鲁士警觉的是一份有关废除自由否决权的议案。】

【作者有话说】

1、《波兰史》

**

俄土之间的赢家大概也能算俄罗斯?看看现在的俄罗斯和土耳其(指指点点)

**

查理一世(英)、路易十六(法)、尼古拉二世(俄),欧洲三个被公开处决的国王,全都是被内部革命推翻的。

**

奥地利大使:奥斯曼帝国瓦解了,好耶!

实际上,奥地利也好不到哪儿去。

波兰大使:心里苦,不想说话。

伊丽莎白:仇视.jpg

——

感谢在2023-12-21 00:53:59~2023-12-22 00:44: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5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2)

【俄普两国选择扶波尼亚托夫斯基上位不是让他和他的家族跟自己对着干的, 被损害了利益的两国决定将手伸进波兰,阻止改革。】

【最开始两国并未直接出兵,也没有明确反对关于自由否决权的改革,而是选择挑动波兰内部的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对立搅乱波兰局势。两国使用的手段非常简单, 他们向波兰政府争取不同信仰者, 也就是东正教和路德教教徒也能拥有和天主教徒相同的参政权力。】

【不出所料,天主教保守派疯狂反对政府的这一改革, 俄普态度极为强硬, 叶卡捷琳娜调动边境驻军进入华沙, 包围波兰国会。俄罗斯驻华沙大使带着人坐在波兰议会中旁听, 凡有反对者不日便会被逮捕流放, 几乎是将刀枪架在与会者的脖子上让波兰同意了改革。】

好家伙!

各国大使都没想到俄罗斯干涉波兰内政的手段居然这么简单粗暴, 一点都不符合他们当间谍、搞贿赂的传统,这已经不是暗地里搞小动作而是明面上插手别国内政了。

俄罗斯贵族们不觉得索菲娅的手段粗暴, 他们就喜欢这种真刀实枪不服就干的精神。

索菲娅公主真得不是俄罗斯人吗?这种暴烈脾气, 和俄罗斯人的特征实在太符合了!

-*

【波兰政府最终被迫和俄罗斯签订协约,保留了诸如国王由选举产生、贵族拥有自由否决权等五条永久不变的原则。】(注1)

【俄罗斯和普鲁士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但叶卡捷琳娜激进的手段也打醒了部分波兰人、特别是被逮流放的波兰人。他们看到自己一直以来捍卫自由的结果就是波兰内政无法独立,只能任人摆弄。清醒过来的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反对国外势力、反对软弱的波兰国王和政府的巴尔联盟, 准备和俄罗斯抗争到底。】

波兰大使露出一些欣慰的表情。

还好,整个国家不是一直糊涂到底。

只是,这样的醒悟还是太晚了一点。

【巴尔联盟形成的时候,俄罗斯肆无忌惮, 将波兰内政玩弄于鼓掌之中的行动引起了法国和奥地利的恐慌。为了不让波兰彻底成为俄罗斯的附属国,两国背后支持巴尔联盟, 为他们提供武器和军事指导, 将波兰的水搅得更混了。】

【法奥指望巴尔联盟和俄罗斯抗争, 但巴尔联盟不怎么中用,根本无法撼动俄罗斯。法国和奥地利因为七年战争的疲惫,也不肯轻易派军队下场再和俄罗斯打一场,因此法国转头又挑唆奥斯曼帝国针对俄罗斯。】

【法国将土耳其拖下水大概正中叶卡捷琳娜下怀。她一直视彼得大帝为榜样,以其继承者自居,她登基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彼得大帝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遗愿,俄土之间的战争苗头在俄罗斯控制波兰后已经显现,只差一个引子。】

【1768年6月,俄罗斯军队在追捕巴尔联盟时越境进入土耳其帝国境内,并放火抢劫了巴尔塔城。】(注2)

【不需要法国和奥地利再暗中鼓动,土耳其警告俄罗斯退兵无果后,对其宣战,第五次俄土战争爆发。】

【战争开始时,法、奥、普等国家都秉承着旁观的态度,法国和普鲁士分别因为盟友关系对土耳其和俄罗斯给予了一些经济上的支持,但对于自己参战并没有兴趣。至于战争的结果,几乎每个国家都不认为俄罗斯会赢。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虽然已经衰落,但仍不可小觑。而俄罗斯几经动荡,又刚从七年战争的泥潭里脱身不久,叶卡捷琳娜不是俄罗斯的正统继承人,俄罗斯内部并不一定愿意听从她的指挥,而且在她上台之后,也从未在对外战争中证明过自己。先前和巴尔联盟的争斗不过是小打小闹,并不能说明问题。】

【基于盟友关系,腓特烈站在俄罗斯一遍,但私下里却很鄙夷双方之间的斗争,还称这场战争是“瘸子打瞎子”。】

【很快,叶卡捷琳娜就给了看戏的国家一个响亮的耳光。】

【谁都没有料到土耳其会被打得这么狼狈。战争刚一开打,俄罗斯就迅速夺得了亚速这一重要据点。亚速位于克里米亚半岛,是顿河通往黑海的出海口,彼得大帝就曾经占据过此处,但1711年战败后来又被迫将其还给土耳其。】

“好!好!索菲娅,做得很好!”伊丽莎白激动不已,既为俄罗斯的胜利,也为父亲的愿望时隔四十二年后得以实现。

她现在看向索菲娅的目光中满是慈爱,对她怎么看怎么满意。

索菲娅有些羞涩地笑了笑,轻声道:“这是俄罗斯士兵们的功劳。”

“即使有英勇的士兵,没有一个好的领导者,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比如专门拖后腿的彼得。伊丽莎白一想到他就不禁冷哼一声。

索菲娅不知道她为何突然变了脸色,但明智地没有接话。

伊丽莎白回过神来,又温和地道:“刚才不是针对你。”

索菲娅轻轻点头。

伊丽莎白又道:“继续往下听吧。”

各国大使全程沉默地听完两人的对话,心情复杂。他们不喜欢土耳其,但不表示希望看俄罗斯崛起。

【1769年至1770年间,俄罗斯军队和土耳其军队在陆地上的交战几乎无往不利,形势一片大好的叶卡捷琳娜又开始试图打击土耳其的海上力量。】

【她在登基之初就重整了波罗的海舰队,并从英国雇佣了一批海军军官训练俄罗斯的海军。她的先见之明在此次对土耳其的海上战斗中发挥了作用。】

【如果不看之后的战果,很难想象俄罗斯海军舰队在长途跋涉之后竟然在土耳其家门口打赢了土耳其海军。】

【俄罗斯制定的海军作战计划并非从亚速出海口进入黑海直面土耳其舰队,而是是绕到地中海,在背后偷袭土耳其,为此叶卡捷琳娜拉拢了英国。】

【这支经历过重整的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在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沉默的目送下大摇大摆穿过英吉利海峡进入地中海,和土耳其的舰队在切什梅海湾相遇,并在此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双方激战后,土耳其海军全军覆没,而多年没有海战经验的俄罗斯仅死亡11人,俄罗斯取得的胜利震撼了欧洲各国。】

伊丽莎白红光满面,比刚才还要开心。

各国大使更沉默了。

陆地上打不赢,海上还打不赢,这让众人不由在心里盘算起了土耳其的实力。

这个一直盘踞在欧洲南边的异教国家竟然衰败到如此地步了吗?竟然被俄罗斯压着打。

俄罗斯能打,他们是不是也能打?奥地利大使脑中的想法一闪而过,随后遗憾地摇头,现在奥地利根本没有精力,和普鲁士的纠葛都还没结束,王国境内和王位都不安稳,对外战争,也就是想想而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