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万人迷他又在装乖(45)

作者:流浪金丝雀 阅读记录

她一面瞥了瞥贾环,又安抚道,“为娘只求你此生安康,什么孙子孙女的,那些还没影儿的事咱不另作他想。”

贾环好半天才回过味来……合着!她是觉得!自己!不!行??!

“母亲!!!!”怎么有这种人啊!!!

贾环气得脸颊潮红,血气上涌,跟喝了酒似的。

赵姨娘连忙告饶,“母亲说错了说错了,我的意思是你、你这孩子、你看看你老娘我给你生得这副好模样。”

“这满世间也少有相配,哪里寻你中意的呢,你说是不是?”

贾环气鼓鼓地瞪着她,好一会儿才恢复面色,当即便下了榻穿鞋,“你等着,我现在就给你把孙子找来。”

说完就踩着鞋出去了,对着院门外守着的钱槐钱椿道,“来人,去找芸儿过来,就说他父亲叫他!”

不过一刻功夫,贾芸来了,他是个如何聪慧的人,一只脚踏进院门便道,“父亲!孩儿来迟了!”

赵姨娘愣了半天,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孙子,贾芸又一面叫祖母一面跪下给赵姨娘磕头。

头都磕了,赵姨娘也只得认下,连声道,“哎哎,好孩子好孩子。”又赶忙让人去拿好礼赐下。

一直到贾芸走了她还没反应过来。

“哼。”贾环坐在醉翁椅上,看着她愣愣的样子,觉得这口气也算出了,于是心情甚好地用了盏茶。

第31章

次日贾芸认贾环作父亲的事便传得满府皆知了,贾母还觉得有趣,命人去给贾芸送了些东西。

难得的是贾政知道后也没说什么,只因思及贾环已近十五,汤药却还是一日不离,本就有意在庙庵道观中为他多添香火。

今知他认了儿子,想着未必不能以此延寿,散去病根。

且贾芸自小贫苦,或可分担了环儿身上难养的娇贵,改了命相,也未可知。

既如此,便与王夫人说给贾芸送去一副银碗筷,还有鞋袜衣物等,算是认下了这份关系。

这也实出在贾芸意料之外,一整日忙着往贾母、王夫人各处磕头请安。

见老太太与老爷都如此,原在背后讥笑贾芸不害臊的那些人,又立刻转了口风,改为说些嫉妒愤懑之语,那言行举状只恨不能自己替上。

这些贾环都并不在意,只是平白又收了好些贺礼不知分派,就都一股脑塞给赵姨娘清点去了。

………………………………

宝玉因前日与黛玉怄气之故,总闷闷不乐,心中十分不自在。

茗烟墨雨几个小厮便想法子与他高兴,想了一圈儿,哪里有宝玉没顽过见过的呢,“有了!”

于是便出了府往闲巷书坊去了,把那古今外传并人物历史都买了十几本回来,宝玉见了果然稀奇,如得珍宝一般不舍放手。

他本就早有了不可明说的心事,因闲看了几天歪书便又胡思乱想起来。

心中挂念黛玉,又思及自小与她耳鬓厮磨的情意来,悔之不迭。

明知她的性子,实在不该与她生那无谓的口角之争,伤了情分。

于是收了书便往黛玉房里去了,站在门口见她正在喝药,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紫鹃一抬头见他站着,忙让进来,“可好几日不见二爷跨这门槛子了。”

屋内黛玉听他来了,一连几日的委屈烦闷瞬间化为泪水倾泻而出,竟止不住,只能拿了帕子拭泪。

宝玉进来便挨着她坐,又心疼她哭,便扯了扯黛玉衣袖,“我知道你不是有意恼我,都是我歪想了去,咱们自小要好,何必这样让外人看着,岂不显得生分了?”

这话却正中黛玉心事,可见他待自己之心不比旁人,先前的气闷也消了好些。

又见他依旧将之前那荷包戴在身上,便道,“谁同你这样没脸没皮,你可还好意思带呢。”

宝玉哪有不好意思的,“只要是妹妹作给我的东西,我都是要带一辈子的。”

“呸。”黛玉因这话微红了脸颊,于是啐道,“你这话留着哄旁人去罢。”

宝玉急得去拉她,“我若是哄你,就天诛地灭。”话出口又觉得说得急了,想到那些书上描述才子佳人姻缘前定的文字,于是也红了脸。

紫鹃见此情景便知二人心中定是已消了芥蒂,只是有些拉不下脸来,于是便叫着雪雁一起退了出去。

而此时的贾府各处哪有不忙碌的,王夫人凤姐处人来人往,又说是园中等着纱绫帘帐悬挂,又说收管金银古董拿去摆设,又说有采办仙鹤鹿雀的账目等看,一连直忙到十月才好。

等园中景象具已齐备,贾母便携众人往来逛过,确实并无遗漏不妥,贾政方上书请旨。

过了两日便有圣上朱批传来:来年正月十五,上元佳节之日,准贤德妃贾氏省亲。

得了恩旨,府中上下越发忙碌起来,就算是新年也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不过这一切都与贾环无关,只要是冬日里便从不出门,一日复一日,没有人能悠闲得过他的。

宁荣二府中谁人不知他的习性,愈到冬日愈是身弱气虚,便是有事也不会扰了他的清静。

转眼到了正月初八,宫内便又内侍官来省亲别墅查勘是否有错漏之处,贵妃何处更衣起坐,何处受礼见亲,何处宴席掌灯。

还有礼部官员来教习贾府众人拜见贵妃的礼数,往来亲眷男女,用膳伺候等事,非一日能述尽。

总算到了十五这日,上从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等有诰命在身的女眷,下至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蓉等官员皆穿正服戴冠。

园内各处珠玉辉煌,金银焕彩,花灯凤帘,盈光蕊香。

宁荣街两旁从巷口起皆用围帐隔开,不叫外人靠近,贾赦领着府中众人早早等在街口。

一直到巳时三刻,有内侍官来报,“娘娘已从东宫老圣人处请安出来,正往大明宫领旨出宫,大约午时二刻才能出西门。”

贾环实在是站得腿软脚酸,早间也没有用什么饭,只吃了一块糕点和一碗甜甜的粘粥。

又不知等了多久,总算来了动静,一队红衣内侍骑马而来,不过一会儿便闻到喜乐之声从远处传来。

再看是一对对龙旌凤扇,又接镂金香炉喜竹宝灯,不见尽头,当中是一顶彩绣凤與,后跟贵妃仪仗。

贾府众人忙在路旁跪下,又有几个女官过来扶起贾母等长辈,那與车直直进了园中正殿,又有一众昭容女官伺候元春下與更衣。

等到元春更衣后在园内各处看过,一路赐匾题额,又是一个时辰,这才回了贾母房中燕坐。

如此,才可传贾母、王夫人几个见驾。

元春见了祖母与母亲,垂泪不止,又忙上前搀扶,不让跪礼,“好容易得了圣恩,家来一趟,合该说笑顽乐才是,怎么反倒哭起来。”只虽是劝慰的话,说着自己也忍不住落泪。

邢夫人、王熙凤几个也赶忙劝解,总算止住了泪,元春又一一见过迎春、探春、惜春三个,问道,“怎么不见黛玉?”

王夫人道,“无娘娘口谕,外眷未敢擅入。”

元春便道快请,黛玉进来拜见,也是让免礼,轻声细语叙过寒温,又问吃什么药,近来可还好。

黛玉一时很有些触动,见贵妃十分亲贴,便也柔声答话。

一屋子母女姊妹长久未见,元春只留几个心腹女官在内,其余内侍都叫帘外站着,于是也深谈了好一会儿骨肉情分。

约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贾政便携众跪在帘外请安,元春垂帘醒话,“一别几年,父亲母亲也有了年纪,只是女儿已入皇家,终不能承欢膝下。也难常聚天伦之乐,并守亲尽孝,是以偶感不安,唯有遥祝。”

贾政亦十分伤怀,“圣恩浩荡,上下无报。”

“政唯有夜以继日,忠于臣职,安于本分,勤谨恭敬,惟愿陛下万岁千载,卑下方可回报。娘娘切勿伤感于我夫妇,望自身珍重,还有相见之日。”

上一篇:烈火如阳 下一篇:琴酒和波本通感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