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万人迷他又在装乖(46)

作者:流浪金丝雀 阅读记录

父女二人虽未曾面见,但也是隔着珠帘帷幕互诉了衷肠。

信香过半,元春便道,“宝玉、环儿怎么不见?”

贾母回,“贵妃在此,外男无命不敢擅入。”

有女官出去引二人进来,宝玉与贾环一齐入内行礼问安,元春在座上招手让上前,叹道,“果然长大了。”

贾环是头一次见这位大姐姐,很符合他心中所想,果然容貌丰美,姿容温善,难怪很得皇太后喜欢。

元春揽着二人坐下,很是亲近,对着嘱咐道,“如今大了,要学着让老太太、父亲母亲省心。咱们家的孩子不似寻常人家,需得自身恭谨,好学好问才可。”

二人皆道,“是,定不负娘娘教诲。”

又叙了几句,内侍官来宣说宴席已备,还请贵妃挪步。

于是浩浩荡荡又往园内殿宇中去,只见春光慢至,新鲜点缀其间。

那楼阁相对,山水俨然,真可谓仙宫宝境一般,元春便赐此间名为‘大观园’。

到了正殿,筵席大开,贵妃归座,贾母、王夫人随身相陪,有李纨、凤姐侍在左右。

因得知大观园中原有匾额乃宝玉所题,因此传了笔墨纸砚等,让众姊妹并宝玉贾环二人各自作出一匾一诗来,方不辜负此景。

现下宝钗不在,三春中唯有探春诗才在另二人之上,但也亦难与黛玉相较,自然是她为冠。

贾环是最不擅作诗的,一是从未在此学上用心,二是他上辈子学了许多古今朗朗上口之词,唯恐一时不妨作出相同的来,反倒不好了。

只是今日娘娘要求作诗,也是避无可避,便勉强提笔作了一首交差:

月朗清辉

摇光筑星原,朝华别新晖。

无所敬芳园,唯才学有微。

春莺托凤與,日月梦何违。

秀水抱明山,文章与烛堆。

等几人的诗都奉上去给元春看过,果然赞叹,“还是黛玉之作更胜一筹。”

众人常日便知黛玉才华,如此结果也是心有预料,宝玉听娘娘赞了黛玉,比自己得了赏还高兴。

“往后姊妹们便往园中居住,不可过于约束了。”又说道,“虽如今姨妈在京中自家住着,但永宁侯府中并无女眷可处,也请薛家妹妹同住方好,也可看顾一二。”

贾母等人皆点称是,谢贵妃恩。

元春又传下口谕道,“宝玉自小在女儿堆里长大,若一时分离了恐不能安生。环儿体弱需得静养,园中景致妙奇,确宜调理身子,他二人也一同进去。”

外面有贾蔷领着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张罗,有内侍传话说娘娘点了《豪宴》,催着快快唱演起来,便连忙上妆上台。

元春又赐了酥酪玉羹等给宝玉、贾环、贾兰,一时宴间热闹非常。

那名为龄官的小旦,因戏唱得好,贵妃甚是喜欢,除了一应赏赐外又另赏了她些荷包金锞子等物。

不多时又有内侍禀告,“赐亲之物已经齐备,还请娘娘示下。”

元春看了说好,于是一一分派,便命赐下,众人忙接礼。

贾环得了笔砚一方,贡墨二匣,金银锞十锭,金银珍玉项圈各两个。

其余人也皆按例有赏,有表礼清钱,也有宫缎美酒。

老太太、太太房中及各处奶妈婆子丫头,并东西二府中凡向大观园中劳务之人,也都赏了钱下去。

将近酉时,便有大明宫内侍官卫轲来迎元春回宫。

因十分不忍,众人又落下泪来,但到底是依依不舍的别了。

元春辞别老太太、太太等,上了與车起驾而去。

余众只得相送,又一面宽慰贾母王夫人,出了园子归家。

贾政得知元春命宝玉贾环也往大观园中去住,少不得又传来训话,方命人进园中洒扫安置。

从贾政院里出来,宝玉乐得喜天欢地,拉着贾环说往后在园中如何如何,“有凤来仪那儿栽着翠竹,林妹妹定然喜欢。我便住怡红院,离得也近,环儿你住哪一处?”

贾环提醒道,“娘娘已将‘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了。”

“正是正是,我高兴着就忘了,不知老爷择了哪一日好挪进园中住呢。”

宝玉说着又盘算起来,“春日烹茶,夏日观花,秋日赏月,冬日……冬日你睡觉,到时咱们不知多可乐呢。”

贾环闻言蓦地笑了,他也早有了打算,“我见玉蜃楼那处的栾树奇花不错,便住那里罢。”

宝玉鼓掌道好,“那里不比别处,灿若明星,正如桂殿兰宫一般。虽是临水而建,但前院多种有花蕙兰草,又清幽雅致,远离房舍,最合你住。”

“只是一层未免有些潮气,你的卧房还是置于二楼方妙。你又喜夏,届时晨起推开隔门,走上露台便可见满池天光映水,荷香摇曳,那该是多好的景色。”

贾环选此处也是因为知道定然夏日里景色奇佳,让人看着舒心,“二哥哥说得正是呢。”

待到二月二十二,贾母便说这日宜移徙,是以乃命宝玉等人搬进大观园中居住。

第32章

这日四月十五,是宝玉的生日,晨起他便拉着贾环出了园子往相国寺敬香。

“二哥哥,今儿给你拜寿的人都要踩破怡红院的门槛子了,你怎么反倒出来了?”

宝玉骑着马与贾环并排而行,“就是应付那些人太累了,你还不知道么,咱们出来躲一躲,等晚上才好顽。”

原来是袭人麝月等几个大丫鬟凑了银子私底下给他过生日,又央园内小厨房管事的柳嫂子入了夜悄悄递几匣糕点酒菜来,“到时候把林妹妹、宝姐姐、二姐姐她们都请了来,好好乐一乐,那才自在。”

贾环如何不知道,袭人他们商量的时候自己还添了二两银子进去给凑整。

每逢初一十五都是相国寺做法事的大日子,今日的人尤其多,无论官宦子弟或世家小姐们,都会选在今日敬香拜佛。

更何况听闻相国寺的主持云游回来了,今日正是他来开坛讲经,所以香客众多。

二人下马一路进了大雄宝殿,先跪在蒲团上对着佛祖金身拜了三炷香,又各自许下愿景,便往道场上去了。

这边正是佛音阵阵,经声吟吟。

那坐在高台之上的年轻僧人,想必便是这相国寺的主持了,宝玉十分惊奇,“竟如此清秀,我还以为是上了年纪的老和尚。”

主持身边围坐一百零八僧众,皆是闭目垂首念经,十分庄严。

此景也是少见,于是两人便站在树下静看了一会儿,宝玉轻轻推他的胳膊,凑近了道,“哎……那边的大娘小姐们都在看你。”

贾环略有些不自在,他也是头一次来相国寺,“你怎么不说是看你呢?”

“那可不一样,每次跟你出门……”宝玉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一声惊喜的呼唤打断了。

“环儿!你也在这儿!”

贾环闻声看去,却是张显,他旁边还有几个世家子弟,想是结伴而来。

宝玉靠近贾环小声道,“怎么又是他……每次一见你都像狗儿见了骨头,摇着尾巴就过来了,你看。”

张显绕过人群跑了过来,满面笑意,“今儿果真是好日子,你也来了。”

“二哥哥生辰,我陪他来的,你怎么在这儿?”贾环兴致缺缺,觉得没什么意趣,心里想着早些回去。

张显是帮母亲求平安符来的,正好才出了殿门就见贾环宝玉远远站在树下,于是赶紧过来。

“这儿的护身符特别灵验,我前两年有段时候霉得不行,大病小灾不断,还时常梦魇不宁,带了就好了。”

他拿出明黄色的平安符,“这不,给我母亲也求一个。”

贾环听了这话,也想给赵姨娘求一个带回去,“二哥哥,你在这儿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张显忙说自己可以给他带路,便护着人挤出嘈杂人群往侧殿求签的地方去了。

俗话说正是冤家路窄,今日陈丕也来了相国寺,三人在殿门口迎面遇上。

上一篇:烈火如阳 下一篇:琴酒和波本通感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