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宋仁宗皇帝本纪(328)

作者:觉三千里 阅读记录

赵受益又点头:“这也是个理由了。还有么?”

那臣子满头冷汗,摇摇头:“没有了。”

赵受益轻叹一声:“朕知道了。”

他明白这些人不愿意让他开公务员考试的理由。

毕竟官吏二字虽然常被人连在一起说,但其中却有着天渊之别。

官员有品级、有官身,比吏要尊贵无数倍。

之所以会有这种区别,在宋代这个门阀士族已经衰落的时代,不过就是由于一个科举考试。

官员能够考过科举,所以鱼跃龙门,一步登天。小吏考不过科举,所以终生都只能是杂鱼。

而现在小吏也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出任了,那么吏与官之间的差距会迅速缩小。

这个差距永远都不会被弥平,但却足以让官员们跌下神坛。

大家都是通过考试进来的,谁又比谁尊贵到哪里去呢?

因此公务员考试势必会遭到官员们的抵制,因为他们都是科举出身,公务员考试会让他们的身价含金量缩水。

说到底,还是牵扯到了自身利益……

赵受益道:“但朕觉得,此事依旧利大于弊。”

“科举花费众多,虽然只是三年一届,却有院试乡试等等数级,每级又有许多场不同的考试。换算下来,自然投入得多。而包卿提议的这个新考,招募的却是小吏。既然是小吏,那么就没必要这样层层筛选,考两次试也就行了。至于考试的内容,也与传统的科举不同。圣贤书要考,但不是重点,重点应在律令、算术上。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能中的不愿考,愿考的中不了的情况了。”

公务员考试的定位就是为了选拔基层的小吏,四书五经算是思想政治大题,要考,分数占比不少,但也不算多,律令和算数才是大头。后两者都是官府基层人员工作中所必须用到的技能。

这与传统的科举考试几乎就没有太大的冲突,他就不相信这些寒窗苦读十年,盼着金榜题名中状元的儒生们能够放下身段来学算术。

……公孙策大概算是个异类吧……不过他的数学能力应该是天生的,再加上个人爱好,但有这个爱好的儒生大概很少很少……

“所以,这个新考所要选拔的,应当是那些略通文字,粗识律令,算数能力比较强的人。朕相信,即使没有这个新考,这些人也不会参加科举考试。即使参加了,也得不到功名。既然如此,何不给他们铺一条康庄大道,叫他们能施展所长,到官府里来呢?”

有臣子迟疑道:“举国上下的官府中,有数万名小吏。一时之间,又上哪里去找这样的数万人来呢?”

赵受益悠然笑了:“朕听说,好几年前有个姓晏名殊的枢密副使,在京城开了一所大学?”

第129章

掐指一算,晏殊的清北大学已经开张好几年了。

赵受益还记得,清北大学第一年招生的时候,差不多有十万人冲着晏殊“天下第一大才子”的名号来瞧热闹,清北大学门前的广场被挤得水泄不通。

虽说最后报名上学的人数远没到十万,但也已经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了。

从那一年以后,清北大学年年招生,报名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第一波入学的学生,今年已经要毕业了。

清北大学里固然有很多一心钻研四书五经,想要在科举上挣个出身的传统读书人,但更多的是平民家的孩子。他们家里不算穷也不算富,能供养得起孩子脱产读书几年,但绝对供不起他们去考那一级又一级、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的科举。

他们将孩子送进大学的本意,就是想让孩子在这个学费不甚高昂,还管吃管住、有大儒坐镇的大学里念几本书,学些算数律法方面的知识,出来之后,能到工厂、店铺里谋个账房管事之类的职位也就知足了。

至于在大学里被武师父的操练得能负重跑五公里,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而这一大批能写会算、身强体健,又被晏殊灌输了好几年忠君爱国的大道理,好歹思想不会跑偏太多的中端人才,可不就是现成的公务员苗子嘛!

也正是有了这一批人做保障,赵受益才敢将“把底层小吏的任命也纳入考试范围”的主意提出来。

若是社会上没有这么一批人,到时候公务员考试开起来,大家一看这是招小吏的考试,传统的读书人看不上,真正将小吏的身份当成一回事,想参与这种考试的,或许是文化水平不够,考了也过不了,又或许是勉强能过但在其他地方有缺陷。

比如心术不正,想要当个官府小吏好捞钱,比如在传统的科举考试上连续落第,撞得头破血流,终于选择退而求其次,勉勉强强打算当个小吏,但对工作没有热情,心比天高,不能认真对待工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