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同人)茉莉心事- 我的团长我的团后续(96)

作者:流川 阅读记录

在新年瑞雪飘飞的北京街头,工人、农民、学生和妇女们的□□队伍川流不息,庆祝□□的热浪立刻蔓延到全中国的城镇和乡村。中国人民纷纷自发捐出钱物慰问志愿军,各界团体以及青少年写的慰问信更是雪片一样飞向千里之外的朝鲜。

当国内的报纸到达朝鲜前线时,我们看到了那些报道,心中都感到隐隐的不安。在国内有些人只知道志愿军打了胜仗,但根本不知道取得这些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困难。在与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联合国军作战中,中国军队赢得胜利的唯一优势只有一次又一次地前仆后继,不怕牺牲。

虽然前三次战役我们都取得了胜利,甚至将联合国军逼退到三七线上,但我们除了装备上的劣势以外,另一个致命的弱点也暴露了出来。那就是我军薄弱的后勤保障能力,使我们的每一次进攻最多只能维持七天。由于弹药和粮食输送上的困难,我们的每一次战役只能持续七天,就必须撤退。而这个规律,已被联合国军总指挥李奇微将军所掌握。李奇微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军队的“礼拜攻势”。

其实,这也是中国军队在占领汉城后为什么没有继续扩大战果的最根本的原因:中国军队还不具备持续攻击的能力。

事实证明,真正残酷的战争还在后面。

1951年1月中下旬,由于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志愿军的第四次战役勉强打响了。到了四月份,第四次战役结束。中国军队边打阻击边撤退,一直撤退到现在的三八线以北,在运动防御中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志愿军官兵用血肉之躯,顽强地迟滞了美军在空前规模的现代化杀伤武器的掩护下的进攻,令美军的北进以平均每天付出几百人的代价才能前进一点三公里。但是,中国军队在第四次战役中的教训也是很多的,简单地说就是认识到:朝鲜战争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战争,“速胜”的思想是可怕而有害的;在美军现代化的装备面前,中国军队固守防御是困难的,必须进行积极的运动防御。

但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中国人顽强地展现其特有的民族性格。没有较量到最后决不停止,而且永远也不会认输。后来,美国人在远东的朝鲜半岛上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想明白了这一点。

(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发起的时间为1951年4月22日,而结束于同年的6月10日。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共投入十五个军的兵力,战役持续五十天,重创敌人八万多人。但是,这是一场恶战,中国军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斗减员达八万五千多人。尤其是在后期的撤退行动中,伤亡达一万六千人。

第五次战役最后的结局最终使新中国的领导人认识到,在朝鲜的战争与国内战争因其对手不同而根本不同。在朝鲜战场上,在敌人海、陆、空现代化装备的立体作战优势面前,中国军队过分乐观地估计了自己地面兵力的优势和敌人缺乏近战夜战的能力,致使战争在开始之时便不具备完成预想目标的条件。于是,中国军队的宏伟作战计划就不仅是想象错误的事了,它还致使中国军队在战场上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让我们感到痛心的是,认识到这个错误,是在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而不是之前。

到了1951年六月中旬,朝鲜战争交战的双方对峙于汶山、高浪浦里、三串里、铁原、金化、杨口一线。这是经过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最后依据双方在战场的实力所形成的一条战线。而这几乎就是朝鲜战争爆发时南北朝鲜开始交战的那条线。

对于美国人来说,战争进行了一年,除了十万名美国青年的生命之外,耗费的金钱已达一百亿美元之多。这一切,对于战略重点在欧洲的美国来说,绝对是一种战略上的本末倒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明确认为:朝鲜战争是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国军有胜利的希望。

1951年六月,随着联合国军北进的攻势一停止,朝鲜战争一下子就如同进入了死胡同一般。于是,一个现象随着军事和政治的进程自然出现了:双方似乎都打消了在军事上取得朝鲜战争全面胜利的念头。战争的另外一种形式就产生了,这就是:谈判。

从1951年7月10日起,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正式开始。但是,双方为了保持军事优势,局部的战斗始终不断。美军以最大的努力加强了对中国军队后方供应线的轰炸,甚至其轰炸的密集程度超过了二战中的任何一个时间段。局部战斗基本上是以争夺三八线以北铁原附近的有利地形而进行的,虽短暂但激烈,以致达到“寸土必争”的程度。对这个敏感地区的每一个小山头的占领,都会使谈判出现新的局面,战争与政治联系得如此紧密,在朝鲜战争开始谈判以后,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