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叶上仙您吃好喝好![山河令x食物语]+番外(264)

作者:终焉薄荷叶 阅读记录

岳飞代表忠,诸葛亮代表智,诸如此类。

西方人则相反,热爱制造人格神,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这是一种海洋商业文明所孕育的个体主义精神。比起崇拜一个金手指拥有人,他们更想亲自上,亲自拥有这个金手指,“那些神和我们没什么差别,他们贪婪又自私,和我们一样,而我们为什么不呢?”

---

那么《天涯客》当然高于这些,它毕竟是21世纪的产物,而且包含一种比较自由的创作思想。

但它确实又携带着中国文化的某种DNA,在模糊每个人人格的边界,为了概念的完善,而牺牲人格,注入神格。

温客行,周子舒,叶白衣,这些人打动你的主要是他们富有张力的轨迹,但是你可能读起来会感觉自己一直是旁观者,是在一边站着去鉴赏这些人的。

雾里看花的感觉。

你不会产生那种接连不断的共情:“他会痛吗?他会有多痛?他为什么做到了?他为什么要去做?他真的能承受这个吗?”

……你可能会觉得:“这很难,但他能做到。唉。因为他是xxx。”

然后不会去深思这个问题,逻辑自洽止于一个概念,剩下的都是认可与崇拜。

……

这没什么不好的,距离产生美。

超越人类物种局限性,带来一种特别的美感。

除了会给演员带来巨大的困扰之外,真的没什么不好的。

因为他们拿到手的是一个神格人,那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能走出来的轨迹,亲自走一遍,一定会崴脚或者劈叉。

从某个位置开始,“他”就不再是上一个分镜的“他”。而这种不可阐释的位置会非常多。

---

但是同样地,我昨天也说了,把这个神格人折叠拼合成正常人,这个操作是一个附加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还是那句话,没有人在意。

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审美已经被驯化过了,人们反而更习惯于观赏那种神格人,即便这削弱了共情感,而强化了某种信仰感。

活生生的人,出现在荧屏上,这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

人们不是在演一种经验,而是在演一种体验。

一种只能远观赞叹的、神话一样的体验,尽管它披着人皮。

---

但是黄老师没有这么做,不知道是什么支撑了他的信念,总之他把叶白衣这个角色上所有“神格”,所有断档的、未被解释的部分,统统以人类范畴内、未超纲的知识来解释掉了。

那观感就好像是在用小学算数暴力解微积分。但是又不尽然。

这不是一个暴力解,这是一个精致到难以形容的解法。

神的表现型,填充了人的内核,他把“局部神性”直接处理成了包裹物,成为一个表人格。

我不太知道演员这个行业是怎么具体操作这种事的,可能他们不是像我这样靠逻辑穷举。

我逻辑自洽的本质是超大计算量的二分法加穷举法,高维度纸上谈兵,暴力烧脑。二分法是一个优化步骤,如果没有它,我可能就暴毙了。

也许他们演员是靠第六感,靠一种语感,或者靠阅历,或者别的什么吧。

逻辑应该是辅助,毕竟表演的时候条件反射比较多,逻辑终究慢半拍。

薄荷叶脆弱的学习人为了种种目的,也曾尝试过一些旷日持久的禁忌表演,结果是,我的大脑运作得很好,但运作得很好的部位只有大脑,剩下的都隔一阵就出一些故障,每一个细胞都不是很听话。薄荷叶不会死在逻辑自洽的过程中,但会死在交卷的路上。

总之我无法想象他怎么做到这个的。

我光看这个开端(毕加索)和一个结果(学院派),我就膝盖着地了。

他怎么生的叶白衣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一件事,换个人来操作的话,我必将失去我的豹豹。

它一定会被绝育的,变成一个虚幻的神格存在。

但我们现在看到了,叶白衣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分毫不差地走过了每一个命定的轨迹:

高山大河,雪原,亘古的寒冬,连绵的屋顶与云朵,森林,古堡,瓢泼大雨……

而我们透过这短暂的轨迹,窥探到他深沉而浓烈的一颗冥顽之心。

他是神吗?

是,但完全不是。

他叶白衣一路走下来,做着一个神才会去做的事。

但是,在老师的演绎下,我们愕然发现:正因为他是人,正因为他有着丰沛的感情,浓烈的矛盾,还有自己的欲望……他才选择这样做。

岳父大人走过去拍了拍叶白衣的肩膀,这小子空洞的眼睛里一下子就有了神采。

叶白衣好像知道自己为什么走到这里了,他的体重一下子变成了人类的体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