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118)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但,这时的青年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死了一个陈友谅,接下来便是张士诚。

张士诚之后是方国珍。

在这之后……

火光下,满脸胡茬的青年看向大都的方向,野心也随着大火一同,烧得愈发灼热。

姜烟就站在鄱阳湖畔。

看着湖面漂浮着的尸体,湖水都被染红。

那个青年在火光中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①

一纸檄文后,青年步入中年。

他当着皇天后土,成立大明,出兵北伐。

这一仗,将曾经占领中原近百年的蒙古铁骑赶出居庸关,将丢失了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重归中原版图。

朱元璋永远都记得那天。

天朗气清。

他让人悬挂上将幽云十六州重新划入版图后的地图挂上,在房间里看了许久许久。

那个四百年前的宋人念了又念的幽云十六州。

从蒙古的狼口里被他重新夺了回来。

朱元璋怎么可能不自豪?

“我那天高兴的都多吃了两碗饭!”朱元璋领着姜烟看地图,指着幽云十六州的位置,满是骄傲的说:“从前总是有人在我面前叽叽歪歪。无非就是觉得我出身不好。可哪又怎么样?我一个出身不好的人,照样做到了那些高门显赫之后做不到的事情。”

朱元璋的骄傲十分明显。

他也不想掩饰。

随后又对姜烟道:“我要建立一个更稳定的王朝,比起前人更好,更长的王朝。”

这一刻。

幻境中的男子与朱元璋重叠。

姜烟看着朱元璋的面容年轻起来,他身后的太师椅也变成了朝堂上的那把龙椅。

周围除了她和朱元璋,看不到其他人。

朱元璋站在龙椅前,随后稳稳坐下。

看着他从骄傲自己收回幽云十六州的中年男人,变成了一个有雄心壮志,又拼命的想稳固自己身下这张龙椅的皇帝。

之前的朱元璋,是吴国公,是吴王。

而现在的他,是皇帝。

洪武八年,刘基去世。

这个他请来的谋士,也曾想将丞相之位交付,可最后渐行渐远的臣子,在病痛中离世。

朱元璋批阅奏折,听闻这件事情的时候顿了许久。

直到笔尖滴下的墨在纸上洇开一片,黑沉沉的一片,像是直接压在了他的心头。

他不知该说什么,又好似没资格说什么。

这一路打下来,作为谋士,朱元璋无法否认刘基的贡献和能力。

但也是因此,他从心底里就忌惮着这个厉害的下属。

刘基太聪明,又太会揣摩人心。

朱元璋重重的叹气,放下笔,坐在椅子上沉默良久。

“你在后悔?”姜烟忍不住问。

作为开国功臣之一,刘基不管是封赏还是最后的待遇,都远不如其他人。

野史中更是有诸多猜测,刘基最后是死于朱元璋的授意。

安排胡惟庸给刘基下毒,导致他的死亡。

“不会的!”刘基却从幻境中走来,出现在姜烟和朱元璋的面前。

在现代的时候,刘基就鲜少与朱元璋沟通。

如果说韩信对刘邦的情绪是不忿。

那刘基对朱元璋就是淡漠。

朱元璋冷冷的看着眼前的刘基,许久有才道:“是不会。”

饶是老年的朱元璋,也不曾后悔自己做出的决定。

哪怕在现代,知道了老四夺位的事情后,朱元璋也不后悔。

“我耿直,眼里见不得沙子。”刘基轻笑,提起前尘往事,竟然还有些洒脱,好像那与自己都是两辈子了:“为臣之道,我确实不懂。”

朱元璋起身,走到刘基面前,低声道:“从前助朕,朕心怀感激。”

只是大明是朱家的大明,先生不如归老,安享晚年。

若他们不是皇帝与臣子,会相处得很好。

只是关系变了,环境变了。

那一切也都变了。

刘基拱手,也不知是接受了朱元璋的道谢,还是别的意思。

后退两步,离开了幻境。

姜烟看着朱元璋,就见他呆呆的站在房间里。

挺阔的肩膀好似猛地塌下来,又被他迅速强撑着站直了。

“朕不后悔。”朱元璋也不知是对自己说的,还是对早已离开的刘基。

姜烟作为旁观者,却觉得这件事情刘基早已释怀,一直耿耿于怀无法放开的人,是朱元璋。

之后,姜烟看着他废除丞相,为国事殚精竭虑,一本本奏折像是一块一块的青砖,将他包围。

只有成为皇后的马秀英还能通过高墙,走到他的身边,成为朱元璋心中唯一的温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