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119)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然后,一个又一个人的走在他的前面。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去世。

洪武十七年,外甥李文忠去世。

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

洪武二十五年,长子朱标去世。

洪武二十五年,义子沐英去世。

这皇帝的位置,高处不胜寒。

作者有话说:

①:《谕中原檄》作者存疑

来晚啦,还有一章,撑不住的小可爱们明天看,不要熬夜啦~

感谢在2022-12-06 18:02:53~2022-12-06 22:33: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懒 121瓶;沫漓冰滢 60瓶;恋爱小天才、此花无名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章

◎因为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王朝。◎

姜烟刚准备上前, 幻境里的朱元璋竟然自己放开了掌控权。

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逐渐被黑暗包围,整个幻境也好似瞬间冰冷下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 姜烟都要以为这次幻境失败的时候。

眼前突然出现了一道光。

整个人像是被拉入了温暖的阳光下。

“姜姑娘, 你没事吧?”朱标走到姜烟面前,略带歉意的说:“我爹他心情有些不大好,抱歉。”

幻境中飞快掠过的那些事情, 对朱元璋的影响无异于二次伤害。

“不过不用担心, 我娘正陪着他。”朱标带着姜烟走在应天的皇宫里, 周围的一切他都是那么的熟悉。

“姜姑娘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姜烟缓过神来。

被困在暗无天日,没有声音的地方也不知道多久。

这对姜烟来说也是非常有压力的。

见来的人是朱标之后,姜烟稍稍凝眉,说:“方才是洪武八年,我想那个时候继续。”

朱标稍稍点头,倒是答应得很痛快。

比起之前围绕着朱元璋的一切,朱标反倒是带着姜烟去了皇宫外。

元朝毕竟在中原也有近百年的时间, 新皇朝的建立也无法迅速抹去旧王朝的痕迹。

但,大概是因为朱元璋幼年的经历。

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劝农归耕, 鼓励开垦, 也在四处兴修水利, 丈量土地修订户籍。

根据后世史学家的猜测,朱元璋想要的大明。

是一个静态的大明。

农民与土地绑定在一起,各个阶层做各个阶层的事情。

不仅如此,还设立军屯制度,时刻未曾忘记要提防被赶出中原的蒙古铁骑。

“我爹从前经常跟我说, 要我多出去走走, 看看。知道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朱标走在前头, 身上穿的常服看起来也并不华贵。

一路走到城外天边,朱标甚至挽起裤腿下田去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或许在你们的眼中,他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暴戾之人。可在我心里,他是最好的父亲。”朱标的幼年时期,朱元璋其实到处在打仗。

但是每次回来,朱元璋都会带着他四处走走。

朱标与朱元璋的感情,远不是之后那些弟弟们可以比拟的。

姜烟没有否认过这一点。

历朝历代算下来,只有朱元璋几乎把朝堂上可以倚重的重臣几乎交了一大半在朱标手中。

朱标更是早早的就开始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

更何况,哪个朝代里出现过皇帝生气后追着太子打,而太子还真敢跑的场面?

“我只是可惜,不能再多陪陪我爹。”除非是在外人面前,或者正式的场合,朱标鲜少称呼朱元璋“父皇”。

这个词高高在上。

是父亲,还要是皇上。

朱标从田里出来,带着姜烟继续往外走。

他当太子时,也走过大明的许多地方。

姜烟看到,从前荒凉破败的村庄逐渐焕发出活力。

曾经在街头巷尾看到的都是一张张沧桑麻木的脸。

如今也都换上了笑颜。

朱元璋对于那些功勋大臣来说,是暴君。

可对大部分想要安居乐业好好过日子的老百姓来说,他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

为什么后世那么多人提起大明就带着崇拜,又带着怒其不争的情绪。

因为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王朝。

有明君、有昏君。有忠骨、有邪佞。

有危机四伏。

也有万国来朝。

它的缺点很明显。

它的优点也很明显。

而眼前这位让人悲叹遗憾的懿文太子,就像是大明本该升起的船帆,却意外断了桅杆。

朱标带着姜烟走了许多地方。

看到了乡野炊烟,烟雨蒙蒙中漫山遍野都是各种绿色。戴着草帽的老农扛着锄头,牵着身形庞大的水牛走过石板桥。

那是这片土地生活了千年的人们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种生活的执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