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235)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刘禹锡悲痛挚友的离去,却还打起精神,收集柳宗元的遗稿,用了三年时间将它们编撰成册。

因为他始终记得当年柳宗元的来信: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

这是他生前所期盼的。

他要完成!

这山河妩媚多娇,人间灿烂浪漫。

与这人间山河一道光辉灿烂的,是永远鲜活的刘梦得和柳子厚。

姜烟吸了吸鼻子。

这一次,她没有哭。

比起流泪。她想,刘禹锡和柳宗元在现代肯定是开心的吧!

柳宗元的文稿传世,一代代的人读着《江雪》启蒙,感受天地寂寥下的悲壮。

刘禹锡的乐观渡人,一篇《陋室铭》,是多少人苦中作乐的激励。

他们值得如此。

哪怕之后与白居易结交,刘禹锡在他与白居易初识的诗中都不忘怀念柳宗元。

“怀旧空吟闻笛赋。”④

后来,韩愈在柳州听闻当地传说柳宗元死后成神,还将这个传说细细写下。

可刘禹锡始终不曾在柳宗元的书稿中记录这个传说。

他一直都很懂柳子厚,他们有相同的抱负,相同的思想。

一如当初柳宗元回信韩愈的《天说》。

终我此生,无相见矣。⑤

作者有话说:

①:《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刘禹锡

②:《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柳宗元

③:《答刘连州邦字》柳宗元

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⑤:《祭柳员外文》刘禹锡

——

刘禹锡和柳宗元的感情是真的非常好。刘禹锡给他写的《祭柳员外文》里可以看到那种文字中透出来的悲伤。

之所以不在柳宗元的书稿中记录这个传说,是因为柳宗元和刘禹锡其实都是无神论者,他们更相信自然规律。

《天说》是柳宗元为了反驳韩愈才写的,刘禹锡知道之后,连着写了三篇《天论》

有三更,但是大家可以晚点来看啦~

感谢在2023-01-01 18:08:34~2023-01-01 22:52: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A.P 10瓶;房子、19311052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2章

◎大唐,终究是被弄丢了。它的繁华昌盛吸引着大半个亚洲。最后又丢失在繁华昌盛里。◎

“我……”看过几场幻境的李纯坐在龙椅上, 拧着眉有些哑然。

他自然也是欣赏白居易他们的文采。

可文采在政治面前,不堪一击。

纵然文采斐然如李白, 唐玄宗还不是说放走就放走了。

虽说也有李白自愿离开的意思, 可若是李白有些用处,唐玄宗会那么轻易松口吗?

“他们对大唐忠心耿耿,我心宽慰。”李纯沉默了好半天, 低声道。

姜烟都气笑了。

那是他们奔波的一生。

就得来你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一句“我心宽慰”?

看见了姜烟的表情, 李纯还反问道:“那你觉得我要如何?”

哪怕知道姜烟是生活在几百年后的现代人, 李纯还是想说:“姜姑娘,我知道你为他们的才华可惜。但,我们要讲的是政治……”

“是政治,还是你的私心?”姜烟打断李纯:“他们打压官宦,收拢皇权,想要恢复盛唐模样。与你之后做的相差最大的不过是,你放纵了宦官!”

中唐时期, 尽管安史之乱被镇压,可各地的藩镇势力却在不断增强。

或许现实一点,是中央压不住藩镇。

所以才有了在宪宗之前的诸多皇帝都对藩镇势力保持着平缓的态度, 寄希望于大家都不起冲突。

直到唐宪宗, 也就是李纯继位后, 才一改之前对藩镇的态度。

藩镇势力再黄巢起义之前都没有大幅度提升,这的确有李纯的功劳。

“可宦官呢?之后的甘露之变呢?我想你在现代也看到了吧!”

姜烟这话说得李纯沉默下来。

在李纯看来,那些官宦不过是家奴。

用那些可能会功高盖主的大臣,还要担心以后权利是否能收回来,大臣又是否会支持自己的孩子, 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相较之下, 自然是宦官们用起来更顺手。

那些宦官没有根基, 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和权势只靠着自己的一句话。

要罢免他们更不需要与那些朝臣们交代。

只是,李纯怎么也没想到。

家奴有一日也会威胁到主子家内部的关系。

“你也觉得很可笑吧?你不把宦官当臣子,将他们当成自己家的奴才。对那些不被你喜欢的臣子嗤之以鼻,哪怕他们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唐,也可以视若无睹。到最后,你家的奴才闹得李家不得安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