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459)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早!”玄烨朝冠上的金龙和东珠在九点多的太阳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姜烟差点都没能直视这群人。

“进入幻境后,系统会监视你们的一举一动,不要有什么小心思。”姜烟左边拉着恪靖,右边拉着玄烨,但话却是对着弘历说的。

别人她都不担心,就担心弘历在幻境里有小动作。

好在系统现在恢复了百分之九十,对幻境有了掌控权。

之前姜烟还会被刘彻所影响,现在想都不要想。系统会以宿主姜烟的生命安全作为第一要素。

弘历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么多人,只说他!

他觉得这二百多年后一点都不友好。

喜欢漂亮花瓶也笑他。

喜欢刻章也笑他。

看个电视剧,他还成在济南春宵一刻多了个女儿,这可能吗?

现在去个幻境还要被重点警告。

礼貌吗?

合理吗?

只是这些问题弘历也都憋在肚子里没说出来。

答案是什么,他用脚指头想都知道。

何必自取其辱呢?

“好了,开始吧!”

姜烟看向众人,随后众人的眼前一花,只觉得脑海里晕眩阵阵。

几个呼吸后,再睁开眼睛,姜烟就发现四周静悄悄的。

再打量,猛地发现自己竟然站在金銮殿上。

周围的氛围压抑,上头的龙椅里坐着一个小孩。

饶是按照尺寸制作的龙袍和朝冠,穿戴在小孩的身上也透着格格不入。

“汤若望潜谋造反,邪说惑众,居心不良,此等外邦之人如何能在朝中任职?”

一个穿着官服的男人走出来,跪在地上叩头控诉:“皇上,这些人以西洋新法为由,不过是利用我大清的威望,扩张其西洋之气势。让周围众邦,天下万国都要以为大清以这西洋之法为正朔。此乃大不敬且十恶不赦之徒,望皇上明察!”

男人说完,底下人纷纷应和。

龙椅上的小皇帝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的目光对上了一个人。

“鳌拜。”姜烟也注意到了群臣之首的那个男人。

发须皆白,虽然不是后来那个影视剧里鳌拜的形象,也没有络腮胡子,但狠厉的模样却让人见之难忘。

只站在那里,就让人心脏吓得怦怦跳。

“他虽未曾说话,我心里却明白。”玄烨负手走到姜烟身边,背在身后的手捏着自己长长的辫子,轻哼着冷眼看这一幕。

“这一年,我刚登基。鳌拜是皇考留下的辅政大臣,就是皇祖母也要尊重几分。纵然我想要救下汤若望,也毫无办法。”

姜烟知道汤若望。

作为继利玛窦之后,对中国影响颇大的一位传教士。

历经明清两朝,在顺治朝甚至得到了不小的重用。

也因为顺治皇帝的照付,汤若望的许多工作才得以继续。

明朝时,汤若望还与师从利玛窦的徐光启一同编撰《崇祯历书》。

可惜的是,当时的反对派以及晚明的动荡,这本让中国古代天文学与世界天文学接壤的著作在好不容易经历了十余年的争论后,崇祯皇帝才要点头让这部书刊印,大明亡了。

最后由留在北京的汤若望删改百余卷《崇祯历书》后呈给顺治,改名《西洋新法历书》,得以推行。

只是,如今顺治驾崩,刚登基的爱新觉罗·玄烨还是一个孩子,汤若望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和保护。

八岁登基,其实只是虚岁。

坐在龙椅上的这个孩子,真实年龄是六岁。

放在现代还是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却已经坐在龙椅上,成为一个王朝的帝王。

“鳌拜在朝堂就这么横行无阻?”姜烟对清朝的历史了解不算太深,尤其是清朝初年。

毕竟,看到扬州嘉定,以及后来江西等地的惨状,姜烟实在是不太能看下去。

对于鳌拜的专权,姜烟其实是很疑惑的。

历朝历代也不是没有辅政大臣。

但权臣总不会一开始就出现。

可鳌拜好像是个例外。

“并非如此。”玄烨摇头。

提起早些年的经历,玄烨的眼神里一片冰冷。

哪怕他知道自己终将诛杀鳌拜。

如今再次看到这一幕,心里依然难以释怀。

“四位辅政大臣皆是皇祖母思虑再三挑选出来的,他们之间也并非不曾有过权势斗争。爱新觉罗家吃过一次多尔衮的亏,又怎么会再养出一个多尔衮来?”

说到底,这四个人是用遗诏的方式,合理合法的阻止了宗室内部那些有过战功的诸位王爷贝勒。

哪怕明知道不可能有第二个多尔衮,也要将这些可能在刚萌芽的时候就扼杀。

“当年□□创立满洲八旗。至太宗后,太宗将手中正白旗和镶白旗与多尔衮三兄弟手中的正黄旗与镶黄旗交换。多尔衮权倾朝野时,将正白旗练成了精锐之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