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460)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知道无人能看到他们,玄烨走到那四位辅政大臣的身边,提起大清的一切,他都是那么的自豪骄傲。

“皇考治罪多尔衮时,将他手中正白旗收回。至此,大清的上三旗确立。”

玄烨伸手指着那四个人,一个一个指过去:“他们,都是上三旗的人。用他们理所当然,又能阻止宗室干涉朝政,企图沾染皇权的心思。”

姜烟走上前,面对玄烨,直白的说出了最重要的那个原因。

“多尔衮是亲王,是爱新觉罗的子孙。作为摄政王,他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在你如此年幼的时候。”

福临吃过的亏,孝庄又怎么会让玄烨再吃?

“而他们,再权势滔天。于爱新觉罗家,也是奴才。”

主仆与宗室,天壤之别。

玄烨沉默片刻,也没否认。

选择辅政大臣而不是摄政王,的确是这个原因。

姜烟步步紧逼:“结果你们也没想到,鳌拜会如此强势。”

玄烨磨着牙,目光锐利的盯着姜烟。

几息后,又不得不将视线转开,落在鳌拜的身上:“的确。”

他们讨论的时候,朝堂上的事情也已经落下尘埃。

汤若望判了死罪,南怀仁被判驱逐出境。

这不是鳌拜一个人的决定,其他人或多或少也都对汤若望的事情作壁上观,或推波助澜。

毕竟,死一个西洋的传教士对大清没有任何影响。

赶走一批传教士,更没有影响。

在这些人心中,大清将万万年的存在,是锐不可当的虎狼之师。

西洋科学?

不重要!

作者有话说:

《崇祯历法》的主要编撰人还是徐光启。

徐光启死后由李天经继续完成,汤若望、邓玉函等人应该是辅助编撰。

但是明朝一直因为历法的争论没有刊印,等要刊印的时候大明就亡了。

所以后来由清朝刊印的《西洋新法历书》,其实是汤若望修改过的。

——

加了昨天欠下的一千字啦~

感谢在2023-02-14 23:48:26~2023-02-15 19:29: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昊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染筝 50瓶;不常买南北 18瓶;此花无名 10瓶;王桃桃 5瓶;小铃铛、紫幻羽、微光、山顶休闲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8章

◎*我们宽容大度,学着先辈曾说过的‘有容乃大’,向往前人的‘虚怀若谷’,我们向往一切美好的品质。◎

与姜烟最初的印象不同。

事实上, 四位辅政大臣最初也是携手共进的。

幼帝少不更事,每日还在跟着先生念书, 大多事情都是他们与皇太后商议。

可这样的局面也仅仅维持了两三年。

随后, 鳌拜以赫赫战功逐渐嚣张跋扈起来,与另外一位大臣苏克萨哈水火不容,两人之间摩擦不断, 大有一山不容二虎之势。

索尼年事已高, 干脆当做没看见, 称病不出。

遏必隆也是明哲保身的态度,面对鳌拜的行径充耳不闻,更不会阻止。

被架在龙椅上,日渐长大的小皇帝也逐渐看明白了这一切。

1665年,十一岁的康熙与皇后赫舍里氏大婚。

1667年,索尼去世。

但在索尼去世之前,许是为了赫舍里一族, 又或者是不想另外三家日子好过。索尼奏请康熙亲政。

姜烟看着反复推辞来推辞去的君臣,只觉得虚伪。

托腮靠在一旁,见索尼走后, 才对面前的玄烨说:“索尼跟遏必隆有仇, 因为遏必隆试图干预过皇后人选, 又看不惯鳌拜称大,看苏克萨哈也多有厌恶。他现在请你亲政,是为了族人,还是为了自己的身后事?”

姜烟好歹也是看过那么多名臣斗智斗勇的。

索尼这个举动其实就是在向玄烨示好。

毕竟,因为他们这几位的不作为, 鳌拜都敢直接忽略皇帝的意思, 甚至敢假传旨意杀了苏纳海三人。

那时起, 玄烨对这四位辅政大臣就都有不满了。

玄烨坐在上首,捏着一支笔,冰冷的瞥了眼大门之外:“若是索尼不这么做,他也不会有之后的风光。”

很明显了,不管索尼是为了什么。

至少他这个举动,切实的让康熙这位皇帝略略减了些恶感,给了索尼死后风光。

至于另外三位,可就没那么好运了。

在苏克萨哈同样奏请亲政,并乞请驻守孝陵后,被恼羞成怒的鳌拜罗织二十四项罪名后,处以磔刑。

“磔刑……”姜烟很不想骂人,但在距离现代只有几百年的时间里,知道还存在肢解的刑罚,很难让她不动容。

这种野蛮的刑罚,早该被文明的进步而抛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