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477)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他带着姜烟去奉新县各地看名胜,身影也渐渐的与幻境中的宋应星重叠。

会与当年的友人一道念诗,谈论时政。

说到脸红脖子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要打起来。

可转头又能坐在一起喝酒赏景。

最便宜的水酒,在他们口中也好似成为了美酒佳酿。

在宋应星二十岁那年,与族中年岁相同的族亲在宗庙中加冠,自此他便“成年”了。

加冠后,他有了字。

“其实早在之前我就有了,只是年纪尚小,只与友人说过。”宋应星在行加冠礼后,嘴角噙着一抹自得的笑意大步走出宗庙。

周围天色渐晚,太阳只在天边留下一点余晖。

宋应星指着西方:“长庚!我字长庚。名中有星,自然要做最亮的那颗。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我要做在黄昏时分,无人夺其光辉的长庚!”①

姜烟看向西方,长庚星闪烁着光辉。

在落日余晖下无人能忽视他的存在。

只是看着血红的残阳,姜烟却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西有长庚。

大明的余晖下,长庚星亮了吗?

加冠后,宋应星依然没有放弃进学,只是在家人的安排中娶妻生子。

一直到二十八岁那年。

公元1615年,宋应星与大哥宋应升启程前往省城南昌参加乡试。

“乡试之前要先经过院试得到秀才的功名。而秀才又分六等,只有一等和二等是为录科,录科才能参加乡试。”宋应星背着行囊,路上还不忘给姜烟解释科举流程。

“秀才可免徭役,见县令可不跪拜。”宋应星一路走到都有些喘气,额头满是汗水,对姜烟说:“乡试后为举人。只有举人才有当官的资格。若是想更进一步,便要去参加会试。毕竟,举人若想得官,非得等到官员缺口大的时候才能分到。那得等到何年何月?”

姜烟看着愈发热闹起来的队伍,以及就在眼前的南昌城,突然就想起了年初时候还曾与王勃来过这里。

那时,这里还叫豫章郡。

滕王阁犹在,却不见当年那个桀骜诗人。

“终于到了!”

饶是宋应星累得不行,在看到城门口的时候也不由得笑开了花。

汗水从眼角淌过,他擦去汗珠,坚定着步子朝城门走去。

宋应星相信这些年来的苦读积累,终将助他在这里走出科举仕途的第一步!

作者有话说:

①:《诗·小雅·大东》

还有一章~

感谢在2023-02-18 16:46:49~2023-02-18 22:08: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寂辞 19瓶;我讨厌数学 10瓶;荨荨 5瓶;云中锦书 3瓶;小铃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6章

◎*崇祯十七年。大明,亡……◎

一切也正如宋应星所期盼的那样。

万历四十三年, 南昌乙卯科乡试,一万多名考生中。宋应星位列第三, 宋应升位列第六。

整个奉新县, 只有他们兄弟二人高中举人。

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回到家,那个农家小院已经张灯结彩等着他们的到来。

宋应星和宋应升兄弟俩跪拜父母后,又在族亲和村人的簇拥下去了宗庙上香磕头。

一时间“奉新二宋”声名远扬。

兄弟二人更是被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寄予厚望, 觉得宋家终于要在时隔两代人后, 一口气出了两个走上仕途的举人。

可一切辉煌也止步于此。

从1616年, 到1627年,整整11年。

宋应星赶赴京城考了六次,期间还去白鹿洞书院求学。

均落第。

“旁人都说我是‘伤仲永’。”宋应星毫不介意的笑了起来。

如今的他已经蓄起了胡子,也从当年二十八,高头大马上的年轻举人,成了个看起来碌碌无为,实则也的确没有什么建树的四十岁中年举人。

崇祯四年, 大哥宋应升由吏部铨选,得了个浙江桐乡县令。

宋应星站在村口,挥手告别大哥。

看着大哥渐行渐远的身影, 长长的叹了口气。

“羡慕吗?”姜烟看着远走的宋应升, 再看身边的宋应星。

他的模样愈发趋近现代时候了, 只是少了皱纹,少了白发和老年斑。

宋应星摇头,转身回村里的时候,一点犹豫都没有。

“其实,这几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宋应星摆手, 只看着老旧的家门, 轻叹:“我是叹息, 父亲至死也不曾见到我们兄弟高中。”

那是宋家人心头的一个结。

宋应星自己并不为难,只是遗憾不能让父亲走的时候如愿。

“我这些年来考科举,越考越觉得无用。”村里也没外人,宋应星说话那是一点顾忌都没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