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478)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然荐人之人,与人所荐之人,声应气求,仍在八股文章之内,岂出他途?”宋应星失望的摇头,他这些年在路上的日子极多,看过的事情也不少。①

他带着姜烟走到田间,看着刚刚冒出芽来的秧苗,水牛趴在田边的树下,水田里还能看见小泥鳅游过。

“高门子弟瞧不起农民,觉得他们脏,一辈子就只能当农民,是低贱的人。读书的人也瞧不起他们,张口闭口的粗俗之辈。”宋应星冷笑:“可没有了这些农民,他们就只能饿死。是那些高门子弟会侍弄田地,还是那些自以为读了几天书就了不得的读书人能分辨出什么是杂草,什么是秧苗?”

就是因为看多了这些人,所以在现代得知还有人专门学习农业的时候,宋应星才会那么惊讶。

“八股文中选出来的,不一定都是不好的人。但他们也不一定都能明白这些最简单的道理。”

越考,宋应星就越觉得八股文中没有他想要的东西。

所以也渐渐释怀了落榜这件事。

在老家的这几年里,宋应星侍奉母亲,教养儿子,与妻子也相处得极好。

他去田里,去山中。

他看春日的白蚕,夏日田边的水车,秋日沉甸甸的稻谷,冬日火炉里烧红的木炭。

看身边的一切,所有东西在宋应星的眼中仿佛都是有趣的。

姜烟见过宋应星守在铁匠铺前盯着人家打铁,这样能看几个时辰。

还跟着村中的农人一起下地,学着他们一起从春天到冬天,经历整个“春播夏长,秋收冬藏”。

少时想要问先生的问题,也在他自己这里得到了答案。

当年一同读书的人见他这样,说他自甘堕落。

好好的举人,就算会试不中,也能等到为官的时候。

偏要去钻研这些奇淫巧技,旁门左道!

“我不觉得这是什么不好的东西。”被曾经的同窗骂过后,宋应星转身蹲在田边观察他的稻谷,声音很低。

也不知是说给那个走远的同窗听,还是说给自己听。

姜烟在旁边看得心酸。

就是看过从前的宋应星有多张扬,再看如今这个宋应星,对比之下就会知道他有多坚毅。

人,都能在一帆风顺时潇洒恣意,却不一定都能沉稳安静下来。

只是这样的日子也只过了四年,宋应星面对着愈发捉襟见肘的家庭情况,不得不选择离家外出谋生。

“幸亏我年轻时候还有个举人的功名。”宋应星哈哈笑着,完全不觉得自己这个时候落魄有多凄惨,只颇为自豪的对姜烟说:“否则我连县学教谕也做不了。”

在袁州府分宜县离家较远,但好在酬劳还行,每个月的月奉也够家里糊口。

前后七年的时间,宋应星就是在这样的奔波下生活着。

令姜烟震惊的是,宋应星的许多著作都是在这七年中写出来的。

白天就各种看,晚上回家就各种写。

每个月的奉银,留下够自己生活的,便都送回老家。

大哥也偶尔会送些银子回来,给母亲补身体。

一直到崇祯十一年,宋应星升官了,从之前的教谕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掌管刑狱。

但两年后他任期不满,直接辞官归里了。

“你就这么走了?”姜烟跟着他也到了福建,现在又重新往江西赶。

小船上,姜烟瞪着眼睛看着他:“你好不容易当上的官,这就走了?”

宋应星还有闲情在船上钓鱼。

水面上的风吹起衣服一角,露出里面打补丁的内衬。

宋应星淡定的把衣角抚平,手持鱼竿只平静的对姜烟说:“我放走的那些人,他们都是大奸大恶之徒吗?不是的。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将他们关在狱中,又有什么意义呢?”

狱中人满为患,细问下来都是苦不堪言的命罢了。

起初上官责难他,他认了。

毕竟放走人犯,程序上他的确不对。

所以后来他也去劝了那些放走的人,让他们放弃继续做海盗,好好的回家种田。

安抚了那些人之后,上官又开始夸他。

“姑娘就当我是个不好相处的人吧。要我继续与这样的上官共事,我真的做不到。有事时,我便是天底下最妇人之仁的蠢货。待没事了,我又是普天之下最最能言善辩的聪明人。我哪里聪明?不过是瞧不得人吃苦中苦罢了。”

这些人吃了苦中苦,也做不了人上人。

宋应星看透了。

还不如回家写他的书,守着几亩薄田,也饿不死,不是吗?

姜烟被宋应星说服了。

她想不出能用什么理由反驳。

那个上官嘴脸变幻之快,她也是见过的。

只能说,也的确是那样油滑的人,才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