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484)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在宣化府的那几年里, 她会策马扬鞭, 跟着友人恣意的穿梭在大街小巷。

做她父亲王锡琛的小药童,跟在旁边打下手。

大一些了,周围人都知道王家有个老姑娘。

都快二十岁了, 没成亲不说, 连个定亲的对象都没有。

王贞仪的母亲外出的时候都会被周围人拉着, 向她询问王贞仪的事情。

每每遇到这样的事情,王贞仪的母亲都会温柔的笑着说:“我家这孩子自小就有主见,她爹也由着她。再说,她性子执拗,您上次说的那家,嫁过去就要操持一家老小,你说你那侄儿还要科举……”

王贞仪的母亲摇摇头。

且不说那家不会给女儿看书的时间, 就那个侄儿考了那么多次科举,家里都快没米下锅了,这样的人家她是不答应的。

“你们家不也没考上?”给介绍的邻居不满, 说话都难听了起来:“我那侄儿虽然现在没考上, 他可是被夫子夸奖的人, 就连咱们这里的知府也称赞的人才。你家还看不上?我还瞧不上你们呢!好好一个姑娘家,还收学生。当起了夫子。还是男学生!多好笑啊,天底下哪里来的女夫子?世风日下!”

对方拂袖而去,王贞仪的母亲气得想要回怼几句,奈何那人走得太快, 王母最后只能推门回家。

绕过前厅, 就看见王贞仪的房门紧闭着。

姜烟白日闲着无聊先跟着王贞仪的母亲出去逛了逛, 再回来就看见王贞仪依然保持着之前的姿势,一边看书一边在桌上不知画着什么。

王母见她如此,本来满肚子的火气也消了,只轻叹一口气,转身离开。

“我知道了!”屋子里的王贞仪骤然起身,用手掌擦去在桌上用茶水画出来的图。

围着屋子转了一圈,然后踩在凳子上,将自己早些年得到的一个水晶灯挂在房梁上,又将自己日常用于在榻上写点东西的小圆桌放在水晶灯下,她自己举着镜子开始进行运转。

姜烟只站在门口,一开始还看不出来王贞仪到底在做什么。

直到她运行了一圈后,姜烟看出来了。

她在模拟天体运动!

镜子,是月球。

挂在房梁上的水晶灯是太阳。

地上的小圆桌则是地球。

王贞仪完全可以通过观察镜子,从而看出月食的全过程。

反复了好几圈后,王贞仪猛地站起身,激动得眼睛都亮起来了。但就算这样,她也没有擅自下结论,转身回到桌后,拿着笔在纸上仔细的画着图。

一直到屋子里暗到无法写字,王贞仪才叹着气,手腕微颤的放下笔靠在椅背上。

“你这孩子,我就知道你看书看到又不吃饭了!”王母走进来,略带薄怒的看着王贞仪。

“娘!”王贞仪却从椅子后面蹦起来,一把抱住了王母:“娘,我知道了!张衡在《灵宪》中写的‘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他也,是谓暗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是如何运转了!”①

说完,王贞仪又给王母模拟了一遍三个天体的运转。

“娘,你看!”

王母本来还一肚子的火气,她听丈夫的,让女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现在德卿看书看得脸吃饭都不好好吃了,这可让她不乐意了。

只是现在看着女儿眼底像是有星星一般,高兴得嘴角上扬,满脸满足的给她演示这些。

王母的心里又觉得自豪幸福。

“看到了!”王母干脆跟着蹲下来,仔细的观察着王贞仪手里的镜子。

别的不说,从前女儿给她说那些书中的记在,她听得云里雾里,一知半解的不大清楚。

但现在听着女儿说,再看她手里的镜子,王母也弄清楚了月食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所以,是光被挡住了,所以就有月食?”王母指着镜子笑道:“还真挺有意思的。”

“对吧!这就是正常的,根本不是什么噩兆,更不是什么天狗食月。传说固然有意思,可也不能让传说去掩盖真相吧?”

王贞仪握着镜子,转身就打算去桌后去把自己这些理解都写下来,结果被王母轻轻捏住了耳朵。

“娘!”王贞仪歪着身子:“我都快二十了!”

王母轻笑。单手叉着腰:“别说二十,你四十六十八十,那都是我女儿。先吃饭,你爹同你说的那些养生道理你都忘记了不成?”

“娘,我很快的。”王贞仪不服输,但嘴上说的厉害,脚步却还是跟着母亲一起走了。

姜烟就站在门外,看着那对走远的母女,再看依然挂在房梁上的水晶灯,拿起桌上的镜子,学着王贞仪的动作也模拟起了月食的运行规律。

而这只是王贞仪诸多科学成就中的一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