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485)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东汉时期张衡就已经观察到的天体运动规律,一直到两千年后的王贞仪面前,这中间的时光里,依然有许多人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贞仪做得,好似微不足道的将张衡观察出来的内容,再利用同时期,于康熙六十年离世的梅文鼎所著之历法加以运算和辅助,最后得出了属于她自己的一个通俗解释。

可这“微不足道”,却是千年的空白。

吃过饭,王贞仪就又回到书房,写下了《月食解》的初稿。

写完才注意到,姜烟已经不知道在屋子里坐了多久,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一忙起来就忘记了这些。”

“没事,我觉得你这样挺好的。”姜烟不是宽慰王贞仪,而是真的觉得认真做实验,伏案写书的王贞仪很好。

她的身体没有如何满是活力的跳跃,可她的大脑,她的灵魂早已飞去了太空。

在这个依然大多人都推崇着“天圆地方”理论的时代,王贞仪早早的接触到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且在用她微薄的力量推广着“日心说”理论,以及“世界是一个球”的地圆说。

“真的吗?”王贞仪轻笑,站起来后伸了个懒腰,在满是书的书房里畅快的张开手臂,满足得好像拥有了全世界。

“祖父和我父亲都很喜欢算学,我自幼跟在他们身边也学了不少。只是后来祖父去了吉林,去世后也无人再与我说这些了。不过好在!”王贞仪转身,从桌上找到几本书:“我与定九先生神交已久,可惜我没有大几岁,若是能同先生见上一面,我这辈子就真的满足了!“

姜烟探着头看去,只看见书的一侧写着“梅文鼎”三字。

“先生乃是当世奇人。在他之前,历法多为经验之说,或者师徒相传的技术。而历法,又被大多人用于占卜迷信。什么风水、吉凶。虽不是全无道理,却也误导了许多人。”

王贞仪见姜烟看过来,很是认真的给姜烟介绍:“可定九先生却认为,算学可为历法之基础。而算学一道,我国早有历史,亦不比西方差,西方更不完全都是对的。最重要的是,知识,应当求其是,而非求中西。”

姜烟连连点头,惊叹得话都说不出来。

知识,本就不该分东方西方。

应该是有用无用。

这样的道理,到现代都有许多人不懂。一味的认为国外的月亮圆,殊不知这才是最愚昧的。

“怎么?又觉得我这样很奇怪?”王贞仪轻笑,只对姜烟说:“可我觉得我一点都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总要规定女子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他们说我是好名声,说得好像他们不好名声!我君子坦荡荡,问心无愧。”

“他们不让那些女子学习,还想要我停止学习?我没有骂他们道貌岸然,已经是看在有些人与我父亲有些交情的份上了。他们不曾抬头看看天空广袤,星空万里,还要我也低下头来与他们看这个做工分男女,知识还硬要分个中西的浊世?我心之所向,他们一辈子也不会明白的。夏虫不可语冰,就不浪费口舌了!”

说话的时候,王贞仪将自己这些年的书稿都整理好,放在一旁。

“我总有一天要将它们都刊印,名字我都起好了,《德风亭初集》,如何?”王贞仪站在桌边,笑得灿烂又自信。

旁人如何说,与她有什么关系?

她的学生跟她学,友人理解她,家人包容她,那些人说的话不过是过眼云烟,何必去计较?

放在心上耿耿于怀,那更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只是,她不愿意浪费时间在这些人身上,老天爷留给王贞仪的时间也不长。

公元1797年,王贞仪因病离世。

临终前留下遗言,所著书稿《德风亭初集》都交到挚友手中。

可友人离世前又交到侄子那里,却因为保存不当。相传有六十八卷的《德风亭初集》,只余残卷流传于世。

从其中的《岁差日至辨疑》、《地圆论》、《勾股三角解》、《月食解》等,窥探出一个在二百年前的大清乾隆年间仰望星空,寻找真理的女子倩影。

作者有话说:

①:《灵宪》张衡

——

53-1=52

三万二营养液:

52+1=53

感谢在2023-02-19 23:09:12~2023-02-20 05:14: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JJ窦 10瓶;落雨裁风_羽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0章

◎天上有一颗星星,叫王贞仪!◎

从幻境出来后, 姜烟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必须认清的是:在封建社会, 科学就是极难推广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