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078)

家里热闹的不像样子,喝了点酒之后,大家的谈性就被激发了:“……二十五日晨,銮仪卫设卤簿法驾于殿前,设中和韶乐于殿檐下,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内。礼部、鸿胪寺设黄案,一于殿内东楹,一于丹陛上正中。设云盘于丹陛下,设彩亭、御仗、鼓吹于午门外。王公大臣、侍……。”

“……一甲三人都随榜亭,由午门正中而出。出宫之后,状元等三人由顺天府备仪仗送归馆第,我们这些进士都各回住所,等待次日的赐宴……。”

他们都在兴奋的说今天的各种见闻,传胪传胪,这样短暂的荣耀,却要用去他们的大半生的拼搏。

王珏小声的道:“进士们平均年龄已有三十五岁了,我们这样的都是青年才俊。”

而他们一群人之所以能考中,多亏了哥夫多方筹谋。

他们这些人里,有同进士十八名,二甲进士二十八名。

已经是硕果累累啦。

“明天赴宴之后,就去你大哥的营地报到吧。”温润道:“大营里头有不少事情要办呢。”

“温雅士,我们不想回老家了,我们想在京城落脚。”其中一个同进士道:“我们会帮助大将军管好后勤,我们学到的东西,足够用了。”

其他人也基本上都是这个意思,只有几个人才想跟吕山长一起回去。

这几个人都是家里的嫡长子,要回去撑起家里的门户,尤其是杨木,他是杨家的老大,必须要回去。

其他人是想在京城某一个差事。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在京畿大营里帮大将军看好后勤。

而大将军能给他们的官职可很高的,从正四品一直到从六品都有。

不然凭他们的出身,要在吏部候缺,得侯多久啊?可能一辈子都轮不到他们上岗。

还是靠着大树好乘凉。

“可以。”答应的人是王珺:“我那里也需要一些文人的,但是说好了,我那里可是军营,要是真的有出军的机会,你们要随军的,有危险。”

哪怕是京畿大营,也有可能要出军。

具体是什么情况,王珺也意料不到。

虽然说,能动用京畿大营的机会不多,但是不保证没有。

“我们不怕,在家里的时候,不也要出门找活儿么。”

“就是,要是所有的官职都没风险,那不可能。”

一群人都是草根出身,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尤其是杨木与杨林,弟弟在京城有发展,杨木回去可以支撑起莲花私塾,镇住莲花坳。

毕竟莲花坳如今可有底气了,但是不能都是武将来顶啊,也得有个文化人。

所以杨木的打算就是回去莲花坳,守家在地的同时,要将莲花私塾给收拾好,有个进士的人在那里任教,总比让吴先生一个人顶着强。

毕竟吴先生只是个举人。

温润也就把莲花私塾给他照顾了。

计定未来的走向,这一天他们过得很快乐,第二天一个个梳洗打扮了之后,去宫里赴了恩容宴。

“恩容宴?”王珺这一天休沐,就在家陪着温润,俩人难得休息一日,坐在炕上闲聊天:“我看戏曲里不是说琼林宴么?”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始于宋代。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由于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故称作”琼林宴”。”温润告诉他,“琼林苑”是设在北宋东京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园,皇帝在琼林苑宴请新及第的进士,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

《宋史·乐志四》又载:“政和二年,赐贡士闻喜于辟雍,仍用雅乐,罢琼林苑宴。”所以政和二年以后,又改称“闻喜宴”。

元明两代的时候,为了区分与宋代不同,又称“恩荣宴”。

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仍可统称“琼林宴”。据载,辽也曾设宴招待新科进士,地点在内果园或礼部,但也沿袭宋人,称之为“琼林宴”。

宋朝状元文天祥曾有一首《御赐琼林宴恭和诗》描写琼林宴盛况:“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其实科举有四个宴会。”温润跟他巴拉手指头:“由于科举制度自隋唐代以来,分设文武两科,故四宴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

“武举也有宴会?”王珺瞪大了眼睛,他一直以为文举这么兴盛,没想到武举也有宴会。

“有的啊!”温润道:“你已经知道了鹿鸣宴跟琼林宴,还有两个是武举的宴会。”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