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077)

所以叫“报禄”,或者是“报喜”。

不过读书人一般都叫“报禄”,叫“报喜”有点俗气。

正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啊。

报过之后,会有抄录了考榜的队伍直扑向考中之人所居的楼舍,这些人都不是官方队伍,是来讨赏的,给或不给全看考生自愿,但是一般这情况即便考生手中拮据,其友人或是旅舍、茶社老板都会给赏金。

对这些人来说稳赚不亏,一为报喜,二为赏银,何况他们这也算提前给朝廷未来的栋梁们结一个善缘了。

等榜单张贴后,才会有官方队伍带着仪仗队施施然找到正主,发放正式的名录并且告知殿试时间、杏林宴时间等信息。

如果要问,这些非官方人员是怎么找到考生所在的?

呃,他们虽然声音洪亮,但是耳朵也很好啊,捷报之后如果哪儿爆发出了欢呼之声,他们就知道了考生在哪儿,起码报禄之人回去后就会告知第二波考生的位置。

当然也有背景深厚的能直接从官府这儿拿到名单和地址,那就直接冲向那儿去啦。

毕竟每个学子抵达京城后,是必须留下住宿旅舍地址不能乱跑的,为的是方便管理,以及能及时找到你。

每到这时,住着学子的旅舍茶社老板都会备上足足的烟花爆竹,一旦自家旅舍有人得中,就放鞭炮,哪儿最响,下一轮春闱这儿人气就最旺。

在此期间,王珺跟温润都很紧张,考生们倒是非常淡定,毕竟他们来就没想过一次就能通过,会试啊,全国的优秀人才都在这一次考试里了。

何况此次考试还有增加的几科,难度也有些大。

不止是经史子集,还有算学、农科等等,涵盖面很广,幸好他们几个都是农家子弟,知道怎么看天时地利,看季节农事。

更有最后的策论,是讨论如何丰富国库。

这丰富的内容,不止是银钱,还有粮食,布匹和铠甲,武器等等。

“也不知道能不能中。”王珏有些担心:“上次咱们都……。”

上次一个人都没中!

几乎所有人都在赶考别院等消息,坐立不安的不止一个人。

“上次是你们运气不好,这次不会了。”温润猜测,上次有人暗中捣鬼,加上他们学识不足,这才名落孙山,这次不会来。

为了请人给他们“补课”,温润可没少拉拢人,还调查了此次考试的总裁,性格爱好等等,以及同考官那十几二十个人。

性格爱好,是喜欢辞藻华丽地文章,还是务实的性格,都查清楚了。

弟弟跟学生们的文章,也是按照这些人的不同爱好而写,温润觉得应该可以吧?

再不行还得三年,考呗!

结果,就听外面来了“哐哐哐”的动静,一个大声地“报……”拉得老长了。

所有人都紧张的站了起来,来人的确是来报禄的,第一个报的是莲花私塾里出来的一个举人,杨林,他是杨大叔的二小子。

这家伙中了个同进士。

原来报禄之人的规矩,是从后往前报,也就是说,从最后一名往前报。

“进士好,好!”温润高兴的很:“赏!”

那边张三儿早就预备好了打赏的荷包,里头装了十两银子呢。

报禄之人很喜庆的道谢:“多谢进士老爷赏……!”

这个报禄之人刚走,又来一个报禄之人:“报……!”

又有个人中了,温润高兴得不得了,张三儿赏荷包赏的嘴丫子都要裂开了。

大家一个个劲儿的听报禄之人来报,原来大家都中了,虽然名字不靠前,但是也没靠后,在中上游的位置。

第二天要穿戴整齐后去礼部,然后在礼部那里学习礼仪,俗称“演礼”,等到了第三天,就要一大早入宫,殿试开始了!

殿试第二天,便是传胪大典!

传胪大典又称唱名赐第,此制度始于北宋雍熙二年。

也就是排名了,一般这个时候,就能看出上下高低。

这一天,所有的进士们都激动不已,觉得这一天可堪士子们一辈子最荣耀的一天了!

温润早在大将军府准备好了席宴,他们不是三甲,没有游街的差事,传胪大典之后就回了大将军府。

吕山长已经笑疯了!

“都中了,都中了,老夫死也瞑目了!”吕山长抛家舍业,在京城一待就是三五年,为了这些学子们,他付出了很多。

“您可别死,您啊,以后培养的人还得更多呢。”温润也高兴,兴奋的脸蛋子通红:“来,我们大家敬可爱的吕山长一杯!”

“敬,吕山长!”一群穿着红色进士服的新科进士们,齐齐站起来,异口同声。

吕山长老泪纵横的喝了这杯酒,他以后终身有靠了,不止是他,他的儿子孙子都有了这一群人做靠山。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