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50)

首先这辛明大人是个真正的“根正苗红”,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传胪名次,可不低了。

其次是这位大人,有夫人,有孩子。

而且是很爱夫人的,这年头哪怕是路过岳家,要是当丈夫的公事公办,做妻子的根本不可能会回到娘家过年。

这位辛明大人却乐意年前就动身离开京城,带着妻子孩子去岳家过年,哪怕是路过呢。

也足以体现出他对爱妻的重视了。

更有这位大人如此重视夫人,那么某些不入流的手段,也就不要用了。

例如送个艳婢美妾的事情,就不要做了,或者暂时不能做。

找这位大人去喝花酒什么的更不用提了,在朝官员,不得狎妓。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得狎妓,就是不去青楼呗。

请在某个别院酒楼的,再叫几个花魁娘子出来乐呵乐呵,关上门,清了场,没人知道。

最后一个关键点,那位在府城。

温润想到了文会的事情……是不是去了,就能提前见到辛明大人?

随后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他是真的没时间去。

“这位据说生活节俭,而且才思敏捷,性格也有些刚烈,是个不太容易讨好的人。”鲁明低头喝了一口茶,随后他伸手,拿了一块软糖吃。

温润也低头喝了一口茶:“官员应当如此,一肩担明月,两袖裹清风。”

“那是,那是,这位大人一定是个清官!”鲁明又低头拿了一块糖吃。

温润看了看他,发现这位貌似很爱吃糖。

“对了,令尊还好吧?那几日恐怕也麻烦令尊了。”温润问起了鲁宝老爷。

“家父很好,很高兴呢!”鲁明这次是真心实意的笑了:“回去后,喝了一壶老酒,唉,我们家三代经商,到了我儿子这一代才能读书上学,不过没那个天赋,能看懂账本就行了,倒是我小孙儿,有些灵气,如今在私塾里读书,很受先生看重,算是有指望喽!”

要不是为了自己的小孙儿,他家老爷子就算是吩咐了,他也不会主动巴结上来,没想到啊,这地方还住着一位举人老爷。

“鸿升酒楼很好,若是再有聚会,也会选择你那里。”温润道:“只要本老爷做主的,就会订你家。”

“那就多谢温老爷了!”鲁明大喜。

有了这个保证,以后他的孙儿想要进入文人的这个圈子,就容易多了。

随后鲁明却有些犹豫的问温润:“不知道温举人您家这糖,是在何处购得?我也算是走南闯北的人了,竟然没有见过这样的糖。”

这个时期的糖,就有红糖,白糖了,这是同一种糖,只是做法不同而已。

成块的就是硬糖块、麦芽糖和饴糖。

一般的灶糖就是用蔗糖熬煮然后灌进模具里,冷却成型之后,再倒出来。

这就是糖块了,只是各种造型的糖块而已。

吃起来还是甜的,供奉给灶王爷的玩意儿。

可是温润家的这个,是椭圆形的,是有甜味的同时,还有果味。

另外的软糖,既不是饴糖那种,也不是麦芽糖。

而且也是果味的,是海棠果、梨子的口味,他最爱吃梨子,不会认错。

“哦,这是我自己让人做的,甜味太腻,齁甜的我不喜,就让人加了一点东西进去,吃着自然果香好一些。”温润淡然的道:“软糖其实是给我妹妹做的,小姑娘牙不好,还没换齿呢,不敢让她咀嚼硬糖,就弄了一些软糖出来,毕竟老人孩子都可以吃这个,家里虽然没有长辈,但是村长对我王家一直照顾。”

鲁明是知道张富贵的父亲,就是这里的村长。

温举人说这糖,分软硬,还适合老人孩子吃!

这可是好东西啊!

他家不仅有老人,也有孩子,更妙的是,他认识的富贵人家,需要攀附打点的高门大户,也都有老人孩子。

这年头,没老人没孩子的少。

两样总得有一个,但是大多数都全有,五代同堂的少,可三代同堂的多。

“这糖好啊,软硬都有,更妙的是,口味还不是单纯的甜,吃着不腻人。”鲁明夸奖了一下这个糖,然后有点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不知道这做糖的方子,可否卖与我一份?我做了糖,除了孝敬父母高堂,可能还要送去岳家一些,另外可能会售卖与他人一些……毕竟大家都有老人孩子的……。”

他这么说,不知道这位举人老爷,会不会觉得受到了侮辱?

毕竟说的再好听,还是要拿去做买卖的……这东西的市场前景广阔啊!

作为一个商人,他觉得这个东西,有望成为他家的一个大买卖。

“这种糖其实很好做的,端看你是怎么想的。”温润不觉得这人说话不中听,而他能看到小小的糖果市场的前景,很不错,有眼光。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