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23)

莲花坳因为是属于有山有水的地方,这里有旱田也有水田。

水田种植的稻米更是大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尤其是缴纳税粮的时候,官府可是要收好粮食的,稻米一般都是上税用,其次是卖钱,农家人很少吃到自己种的稻米,旱田种植的就是小麦或者是谷子等物。

尤其是莲花坳这里水田居多,水源丰富的结果,还有不少鱼虾蟹等河鲜呢。

放假之前,孩子们送来了自家的礼物:一些河鲜,一些鱼,以及一些青菜,都是自家的东西,或者是去河里头捞的,倒是没多少钱,可代表的是心意。

温润都笑着收下了,他给孩子们的则是他自己写的《三字经》一本。

其实就是他自己用浆糊粘起来的小书,不是专业的,只是他手工制作,好歹也是一本“书”了。

刚放假第二天,温润就早上起来,收拾了临时作为学堂的书房,翠花婶子就来了。

“孩子们放假了。”温润看到她来了,就说明一下:“秋收之后还会再来。”

“我知道。”翠花婶子低头说了一句:“那我来帮您收拾一下。”

她知道自己靠着温秀才的名气,才能在莲花坳里头站住脚。

所以翠花婶子时不时的来这里,哪怕是帮孩子们做顿饭也好,现在呢,她想帮温秀才做个饭什么的,就是报恩。

“行,昨天送了很多东西来,我这里一时半会的也吃不了。”温润还真有点事情要她帮忙。

那些菜啊,可能是需要腌制一下。

翠花婶子十分麻利的去了厨房。

她将大家给的茄子和新蒜头,腌制了一大缸的蒜茄子,这个能吃到明年新蒜下来啦。

豆角做了一个肉烧豆角。

小鱼干炸了一下,大鱼则是炖了一些水豆腐……反正到了中午,温润叫了杨家的人过来一起吃的饭,晚上则是他带着三个孩子吃。

正吃着饭呢,王玫小姑娘,突然来了一句:“还是翠花婶子做饭好吃。”

王珏看了一眼温润:“有的吃就吃吧。”

温润自己却是乐了:“想说哥夫做的不好吃就说,我也觉得我做的不好吃。”

三个小孩儿都乐了:“哥夫做的也好,起码熟透了。”

以前温润没来的时候,还是王珏自己做饭,其实小孩儿就是糊弄,多数都是杨大婶来做,他们最多热个干粮和菜。

温润来了也只是弄熟了,味道一般般。

再看翠花婶子,人家做的那才叫美味。

最主要的是,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食材。

比如说干炸小鱼儿,中午就给杨大叔当了下酒菜。

“马上就秋天了,咱们家也该囤一下秋菜啦。”温润的原身记忆里,这里的冬天很冷,小水洼子会结冰,但是河流因为水源流动的关系,倒是不会结冰,可水会很凉。

另外,这里的冬天也下雪,他们不仅要囤菜,还得囤一些木柴,而温润打算买一些煤和炭回来,这两样燃料耐燃一些,温度又高,可以保证冬天的温暖。

“以往大哥都是买三百斤白菜,一百斤大葱,二百斤萝卜,二百斤土豆。”作为家里第二大的王珏,知道很多大哥在的时候,会做的事情,他都记得,大哥走的时候,都跟他叮嘱过了。

“嗯,这样呀?那我再加点。”温润吃过了饭之后,就拿了一张纸,用毛笔记了下来:“我们再加点,五十斤的胡萝卜,咱们家的茄子多一些,咱们再晒点干菜吧!茄子干,豆角干,萝卜干的,还有蘑菇,咱们不会采,可以跟村里人买一些,腌制一些咸蘑菇,晒一点蘑菇干……。”

温润冬天储菜的花样很多,这里的人不会腌制酸菜,温润也不会!

但是他打算储存的大白菜,三百斤不多啦,因为王家有一个很大的地窖,可以储存一些蔬菜过冬。

正带着三个孩子计划囤菜呢,门口突然来了人,还很大声音:“有人在吗?我是你二伯母啊!”

温润一愣:“二伯母?”

三个孩子的反应很直接,他们面露憎恨的表情,又有些惶恐。

温润马上反应了过来,这是那个送了王珺去军武的家伙!

那一家极品的亲戚!

平时对他们四个人不管不顾,不闻不问。

可是在关键时刻,就特么的推大侄子出去送死,还留下三个半大不小的孩子,要不是他来了,这三个孩子该怎么过日子?

温润很生气,就站了起来,出门正好看到杨大婶带着翠花婶子,站在门口,拦着三个妇道人家,不让她们三个进去。

温润出来之后,领头的那个妇道人家,是个大概四十往上的年纪,穿着一身烟灰色的衣裙,说实话,料子温润不认识,但是比村长家的女人穿的都好。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