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723)

这个时期的大夫们,也不都是名医什么的,而且治不好的病,也会明说治不好,请患者另请高明之类的话。

一般来说,大家头疼脑热的都会挺一挺,实在不行才会找大夫看看病。

名医一般人可看不起,百姓们能有个大夫看病就不错了,所以大夫这一职业,在古代是很吃香的……嗯,在温润的前世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就是这个职业需要持之以恒,以及细心和谨慎。

毕竟是治病救人的活儿,弄不好可没机会重来一次。

“你怎么会这么想?”温润还挺好奇的,要是吕山长早这么想,估计早就这么做了。

“我也是听你两个弟弟说的。”结果吕山长立刻就笑着道:“你还瞒着我呢!”

“我隐瞒了什么呀我?”温润还有点没想起来,他隐瞒什么了??

“我可是听说了,莲花私塾那里,孩子们不仅要会读书识字,还要锻炼身体,更是要学医的,你们那里不是有一个陆氏医馆吗?那里的人每三天去讲一次课,教导的医术从浅到深,听说已经有几个孩子决定考了举人功名之后就专心学医,将来也好造福天下,我觉得很好啊!科举这条路,太难走了,孩子们多数都是草根出身,没有什么身份背景,将来入了官场,也没个照应的,再说有不少孩子资质的确是不行,与其辛辛苦苦的读书还一无所成,不如学了医术,也好济世救人。”这就是吕山长说的,他的灵感来源。

温润也恍然大悟:“当初让人教导他们岐黄之术,也是因为有些孩子上山挖草药,卖给陆氏医馆,我想让他们有个额外的收入来源,还有就是几个孩子家里有病人,想着读书识字之后,就要给人当学徒,去学医的,不过后来有了陆氏医馆,他们倒是不用跑出去给人当学徒了,就在莲花私塾里学着吧,反正去哪儿学不是学呢!”

他没说的是,他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他知道,陆通是个神医,沾点便宜,让他教导孩子们,将来就算孩子们没成神医,那也能当个大夫。

如果能学有所成当然更好啦!

这世上,多一个济世救人的大夫,总比多一个碌碌无为的普通官吏好一些,甚至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米虫强啊!

而且如果医术好的话,也挺挣钱的,还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个手艺。

家里有田地,再会点医术,有秀才或者是举人的功名,最好是举人,因为秀才有岁考啊,举人没有。

这样的话,不说大富大贵,起码小康之家是可以的,温饱没问题了,将来也有了,就挺好的,莲花坳的人没多大的志向,能有这样的打算就不错啦。

作者闲话:

江湖已经回了老爸老妈住着的地方,先干了两天活,打扫了卫生,又大采购了一番,很累,但是很满足!老爸老妈身体很好,正在准备过年……

第303章 国舅爷?

“有眼光!”温润干脆承认了自己的打算,也跟吕山长说了,莲花私塾那里的孩子们,未必能一直考上去。

考到举人就很努力了,进士什么的,没打算过。

其实若非温润一直是给孩子们发奖学金,鼓励他们读书,恐怕有不少人家都供不起了。

孩子读书也不耽误赚钱,这才让很多孩子坚持住,考了秀才的还有一百两银子呢,考了举人的更有一百两金子!

莲花坳里人口少,温润赚钱多,花得起这个教育费用。

不过温润不看好吕山长派人教导学子们岐黄之术:“那孩子们学的进去吗?”

举人了,不说十年寒窗苦读,可也差不多了,再今年秋天就要启程去京城会试,会试啊!

不管你举人想不想考,都得去一趟。

这是规矩,温润这样的除外,他去了也考不了。

还有什么入赘的,身体有伤残疾了的……总之,只要没事就要去会试。

有事当然就不用去啦!

“我也不求他们能学的名扬天下,只求他们能看一些平常病症就行了,认识点草药,等他们学了点皮毛,就带他们去赈灾,给灾民看病,或者是只负责发放药品。”吕山长早就打算好了:“让他们也亲眼看看,一个官员无能,累及多少百姓。”

温润默默的点了点头。

他明白吕山长的意思了,这些人里头,肯定不会都一无所成。

能考到举人这个行当,能有进士做先生悉心教导,他们肯定有不少人会进京赶考,还有的人会考中。

将来未必不会主政一方,哪怕是个县令呢,也得有点眼光才行。

不然就会跟永丰县的县令一样,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看了看两个弟弟,他们俩明显也是心不在焉的样子,看来迟早这群学子们,得被吕山长带着,看看外面的现实世界。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