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82)

还包括耍杂技的,如北方的说大鼓的,南方的说书先生,还有俗语所说:”吃开口饭”者,他们的儿子都不许参加考试。

还有隶:隶就是奴隶了。贵族人家的家奴、卖身投靠的不必说,便是雇佣性质的老仆、书童,以及官长的长随、青衣、长班等一切服役人等,总之属於奴隶之类的,都不许应试。

不过,女佣却是例外的,即使母亲在人家当老妈子,只要父亲还是个平民百姓,且祖上三代清清白白,而儿子刻苦读书,照常可以考试的,因为从父不从母。

这就是男尊女卑的好处,从父不从母。

更有卒:卒是就官中人役而言,譬如像差役、捕快、地保、甲头、更夫、亲丁之类,都不许考试。

正所谓“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但是一个官署中,便有许多办公的人,也有许多分科的人,这种人俗称之为”书办”,书办的儿子,却是准许考科举的。

为什么呢?

因为有官必有吏,此种人是属於”吏”的阶级,且既名书办,亦是文人阶级。

此外,在其它各地之中,还有所谓的堕民、贱民、流民等等,这些人的子弟有永远不许考试的,因为没有祖宗,在大家的眼中,这就是没根儿。

温润是明白,他们想让温润给他们当保人。

这才跑来先混个眼熟,日后也好开口求他。

“你可有什么顾虑?要是有的就说出来。”孙先生道:“他们的保人,并不是非你不可,不过如果你担保的话,有些收入,而且也能拓展人脉关系。”

孙先生一语中的。

温润为什么要大摆宴席?还不是为了拉拢人脉吗?

能跟那些乡老们抗衡的,唯有读书人了,他们是都有功名在身的!

别说乡老们了,就是县令大人也没资格审问他们,想要审问他们,只有先摘除他们身上的功名,否则是没有权利动他们一根毫毛。

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秀才头上有一个包头发的方巾和外面穿的儒衫,是他们与平民百姓不同的标志。

且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县令没有权利剥夺其秀才身份,不过他可以向上申请,一省的提学官可以剥夺其秀才身份。

作者闲话:

以后王家兄弟就有的考了……

第47章 温家庄?

“没有,我只是有些意外。”温润笑了笑:“他们都是在书院里上学的同窗,您三位肯定是知根知底的,如果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开口,不用这么客气,还送了礼。”

其实主要是,以后他们有什么事情,八成温润也得去恭贺。

“你也不用多想,他们恭贺你是应该的,以后你也会照拂他们。”吴山长笑了:“整个县里头,能给他们担保的只有这么几个人。”

不找他们找谁呢?

温润却说了他的学生们:“希望到时候,也可以请大家帮个忙。”

担保这个事儿,温润也得找人来,他一个举人给担保,有些大材小用了。

“这个没问题。”吴山长一口就答应了:“别的村子里的私塾,也会请人帮忙的,到时候,一个你给备点礼物就行了。”

实际上就是准备点红包和东西,总不能空手套白狼。

这个温润是知道的,也跟他们说好了。

最后才散去,温润得到了很多的礼物。

其中,吴山长送的礼物很有意思,他送了温润一整部《法典》。

温润笑了一下,手下抚摸着有起码三十公分厚的《法典》,这部《法典》包括六大纲目典籍,《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全文大概三五十万字,他在半年之内,别的书没看,就一直看这一本。

一个一个字的抠,一句一句的研读,他古文学博士的头衔不是白来的!

别看他不是状师讼棍,也不是什么书吏衙役,可他在“法”之一字上用的功夫,不比原主考举人的时候,用的精力少。

他不想当古代的律师,但是也不想当个法盲。

不过吴山长的意思也很明显,他是举人了,有些事情也必须要未雨绸缪了。

东西太多,一车装不下,温润坐着的车子里,都放满了东西。

他们的晚饭就在酒楼里解决的,晚上回到客栈过夜,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去吃了早饭,然后回到了莲花坳。

看到温润回来,三个孩子高兴坏了。

温润带回来的东西和钱都不少,而且天气冷了之后,孩子们是整天在他这里上学的,所以温润这里中午提供一顿点心,一碗热汤。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