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83)

“买回来的猪肉铺,每天中午给每一个孩子三片。”这是肉,温润多的给不起,三片还是可以的,一片有巴掌那么大,足够解解馋啦!

又问翠花婶子:“中午是什么汤?”

翠花婶子在一边束手站着回答:“是大骨头蘑菇汤,您吩咐的,多做这种汤给孩子们喝,明天是海菜虾米汤。”

昨天的是牛骨粉丝汤,总之,都是温润认为可以补钙的汤汤水水。

“行,给我们也来点,这一大早上的就往回赶,就怕中午下起雪。”天气不算好,他们也不想顶风冒雪的回来。

“哎!”翠花婶子麻利的回去厨房了。

现在的翠花婶子在老王家待着,一般不去前头,就守着厨房的一亩三分地,每天跟陈强家的研究各种吃的喝的,打扫卫生,洗洗涮涮。

她倒是没有偷吃,温润安排的伙食标准,在他看来简单的很,但是在这里的人看来却丰富得很,一顿饭,必须要两个菜,一荤一素。

主食就随便了,但是偶尔会有汤,尤其是冬天这会儿,牛肉汤是喝不起的,但是牛骨汤却可以,大骨头汤等等。

因为是在后院,轻易不出大门,这让翠花婶子觉得很舒坦。

王家在盖房子的时候,就设计了上水道和下水道,且依照山势而建,上有清泉流水,下有暗河潺潺,家里甚至还打了两眼高山井,水源是不愁的,家中又有种菜,这个时候还是冬天,翠花婶子甚至都胖了一点,让她看起来年轻了许多。

如今穿着素色和原色细棉布做成的棉衣,暖暖的,还梳着一个利索的盘髻,看起来这才像个妇人,满面愁苦已经不见了,更多的是平静。

“老爷。”陈强家的过来了:“村长请您回来了之后,去一趟。”

“哦,好。”温润点头:“知道了。”

他刚回来,不可能这么快就去,在等饭的时候,他收拾了一下这些礼物。

存起来的,放起来的,还有就是他拿来准备当新年礼物的笔墨纸砚,他用不了那么多,但是可以给他学堂里的孩子们用。

这么点人家,孩子看着多,实际上真没几个。

小班的不给,只有大班的孩子才有这个礼物。

至于小班的孩子,可以手抄《弟子规》给他们。

原主的记忆里,好像没有这本书,但是温润学过,他记得。

午饭吃的就是点心与大骨头蘑菇汤,这几日他不在家,大班小班的孩子,给他们上课的竟然是陈旭。

温润意外的同时,也没说什么。

这让陈旭忐忑了半下午,一直到晚上吃晚饭,也没见老爷怎么样,才舒了口气。

第二天用过了早饭,温润让陈旭看着点学堂的孩子们,他自己则特意挑了一只火腿,两封点心,以及一捆远道而来的干海带,一坛老酒,一大包的五香鸭脯,一只烧鸡,这就让人拿着,大摇大摆的去了村长家。

张大爷看他这么客气,顿时笑开了花儿:“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来?”

“这次去县城,受到张大哥诸多照顾,他在那里我不方便多酬谢,带一些东西来看看您老。”温润很客气的道:“这次多亏了张大哥帮忙。”

这用心和不用心,温润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如果张大哥只是按照一般的客人来对待,根本不会那么麻烦。

村长家没什么待客的茶水,但是给温润倒了一碗蜂蜜水,这在农家已经是很不错的东西了。

但是温润没有喝,他只是将在炕上爬来爬去,村长家的小孙子抱过来,给孩子喂了点蜂蜜水,小孩儿喝的大眼睛都眯眯起来啦!

这是村长家三儿子的小儿子。

三儿媳妇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结果这最小的儿子伤了身体,县城里的大夫说,身体倒还是可以养回来的,但是以后恐怕不能再生了。

家里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不能生,就不能生吧!

所以这个是家里最小的那个孩子,目前最小的。

“你出门去的第三天,温家庄的村长来了。”张大爷告诉温润:“他先去找了马里长,最后俩人来的咱们莲花坳。”

温润点头,但是没说什么,他想听听张大爷怎么说。

“他们的意思是想问一问你,会不会考虑回去温家庄,我替你拒绝了,你现在是我们莲花坳的人呢。”张大爷看了看温润。

“嗯。”温润点头,并没有反对,也没有不高兴。

“不过温村长说,你家的家产可以都找回来给你,还有,你小叔全家摊上事儿了。”张大爷道:“他们打算将你小叔全家除族,断绝关系,撵他们滚出温家庄。”

“嗯?”温润来了兴趣:“什么原因?”

要知道,温小叔在温家庄,名声还挺好的呢,温小婶当年嫁过来的时候,那也是带了二十两银子,二十亩地的嫁妆。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