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容安(636)

作者:卿雪瑶 阅读记录

浩浩荡荡的兵马在平西侯和萧明珠的带领下进了幽州城,一时间欢呼喝彩声震天,久久不散。

幽州城内热闹的像过年一样,平西侯先带大军回卫所归位修整,萧明珠则随萧家人一起返回王府。

大长公主是前几日下山的,现在住在瑶光殿后面的长寿殿。

萧家众人跟着她一起去了长寿殿。

进了殿内的会客厅,大长公主由桂嬷嬷搀扶着走到上首坐下,徐太妃和萧廷分坐在她的下首。

一身银甲的萧明珠则站在中间,对着大长公主行叩拜大礼,“孙女拜见祖母,愿祖母万福金安。”

大长公主面带欣慰,笑着呵责道:“还不快起来,谁让你这个功臣下跪了。”

萧明珠抬起头,一脸认真的说道:“应该的,孙女好几年未见到祖母,不知少尽多少孝,今日当给您好好叩头。”

她说着又弯下腰,足足叩了三个头才站起身,坐在一旁的徐太妃和萧廷都面露微笑。

“真是好孩子,比你那任性妄为的四哥懂事多了。”大长公主摇头感叹道。

一边指了指萧廷身旁的太师椅,示意她去坐。

萧明珠三两步走过去坐下,又赶紧替萧瓒说好话,“四哥他很好啊,你们有所不知,四哥现在的威望可高了,不止在军中,在民间也深受爱戴呢。”

大长公主听了眼中隐隐藏着笑意,嘴上却轻嗤道:“那又怎么样,总是没个轻重,像孩子一样让人不省心。”

“祖母此言差矣,孰轻孰重在不同人眼里也是不同的。”这次萧廷接了她的话茬。

“孙儿觉得四弟做的很好了,至少他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才走不是。”

大长公主斜睨了他一眼,又看向另一边默不作声的徐太妃,问道:“你自己的儿子,你倒是说说他这么做对吗?”

徐太妃被点了名,有些局促的望了一眼大长公主,最后站在萧廷这一边说道:“儿媳觉得他做的确实很好了,其他的就随他高兴吧。”

徐太妃的回答让大长公主啧啧称奇,她呵呵笑道:“我看萧瓒不止是在外面有威望,在府内的威望也是如日中天啊。”

下面的几个人都垂着头,有两个还在抿唇偷笑。

“你们都是好人,那你们倒是说说,他不回来,这国号年号怎么定?谁来登基做皇帝?

咱们燕北现在可不是藩地了,数万里山河,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第640章 思念

对于大长公主的话,在座的几位都不奇怪。

先前战事正酣,胜负未定,把这件事拿到台面上来说未免为时过早,但每个人心中多少都已经思虑过。

包括萧瓒,前两日,他的信先一步送回幽州,信中说他有急事要办,暂时不能回来,一切事宜全凭大长公主做主。

更在信中自我反省心性未定、肆意任性、难堪大任,不若萧廷成熟稳重、不骄不躁、秉节持重,谦让之意跃然纸上。

当时大长公主看完信后便传给了萧廷。

萧廷阅后看着大长公主郑重其事的说了一番话:“萧瓒是燕王,那么皇帝也只能是他。

多年来背负重任和将士们一起出生入死、四处征战的人是他。深受军民爱戴的英雄也是他。

是他打下了这场仗,夺回了属于我们的公道,没道理在事成之后卸磨杀驴,让我来捡便宜。

我不屑这么做,百姓也不会答应认可。

我们走到今日这一步不容易,需要一位深得民心、众望所归、有能力保护国土百姓的君主引领众人继续走下去。

这显然不是我能做到的,不过四弟的这份心意我心领了,也很高兴。”

萧廷的这番话让大长公主热泪盈眶,他的豁达与通透让此事不需要再有任何争议。

“祖母不必着急,新皇登基是大事,光是前期的筹备就繁冗复杂。

宫址需改名扩建,朝纲需增设重组,新的格局下一切百废待兴,咱们要忙的事情可多着呢。

这些事,有您坐镇,就可以先着手督办了。至于国号年号,等四弟回来再议不迟,就当先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吧。”萧廷看着大长公主不疾不徐的说道。

徐太妃也点点头,深表同意。

大长公主叹了一口气,无奈笑道:“你这个做大哥的就惯着他吧。”

……

六月末,海边刮起了持续的飓风。

这是容安自三月以来第一次见识到海边的恶劣天气,船只停航,暴雨连连,海岸线高涨。

整个小镇陷入停摆状态,镇上的铺子都关门了,还有靠近海岸的住户都临时搬走了,等暴风雨过境再迁回来。

容安的院子地势高,倒是不用担心,只是每日嘶吼呼啸的海风也让她颇为头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