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一下热门变异生物(877)

作者:高山狸藻 阅读记录

磁场施力于磁体,引力场施力于物体,电场施力于电荷。每一种力场都有其专属对应“物质”,如果你试图用电磁场让一个正常状态下的人在空间中上下飞舞,那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

要确定什么会对盖亚起作用很难。

想要证实装置是否正确,人类就必须和盖亚正面对战,而每一次试错都注定要伴随着无数死亡的诞生。

他们就在这条由同类尸首铺就的河流中趟着鲜血前进。

最终他们还是成功了。由28号据点设计出的中微子反转场发生器成功捕捉到了这个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只盖亚,谜底就此解开。

众所周知,在这个宇宙里,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共同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分别由不同数量的上下夸克和胶子组成。夸克是当下理论体系里构成物质的最小基本单位,理论上说不包含任何更小的粒子。

但后来兴起的超弦理论指出,不管是夸克也好,还是其他电子、光子、中微子等等粒子,它们本质上都只是一根一维弦在振动,不同的振动频率对应着不同的粒子。你看不见弦的存在,只是因为它太小太小了,小到在科学家看来与点无异。

物理学家认为,盖亚正是由某种像弦一样的基础物质组成——远远要比他们当下认知的原子和夸克更基础,也更小。

这种基础物质可以通过某种他们想象不到的方式自行构成宇宙内任何一种人类已知的夸克、轻子、玻色子,更甚至是一些还没被发现的粒子。盖亚奇特的性质让这种生物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粒子间互相转换。

那么人类的中微子反转场发生器为什么会对盖亚起到作用呢?

答案很简单。弦必然以某种方式振动,否则它就和普通的线没有两样。盖亚虽以基础物质组成,但基础物质就像字母,从A到Z的排列本身不包含信息,只有当它拼接成了特定单词或汉字,才真正具有意义——基础物质必须以粒子的形式出现。

中微子是一种质量约等于零的基本粒子,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它可以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穿过整个地球,却只有极少极少的能量损耗——因为它总是来去自如,很难和其他物质互相作用,几乎不受任何物质干扰和阻拦,所以有些人管中微子叫宇宙中的“隐形人”。

这种粒子小到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下都无法被观察。

这很符合盖亚们“隐身”时的状态。

中微子模式可以保证它们不受伤害,畅通无阻,它们才能如此如鱼得水地在坚硬的地下岩层当中流动。在人类眼中紧密坚硬到根本不可能让任何生物体通过的岩石原子缝隙,对中微子来说就像宽敞的大道一样方便通过。

物理学家后来还观察到,中微子模式不仅仅在盖亚们潜行时才出现。事实上,这更像是它们的一种警戒时的被动状态,只要它们觉得周围的环境不够安全,它们就不会变成真正的原子肉/体。这时人类所看到的盖亚影像,只不过是一层披着原子外衣的伪装:

说白了,谁规定只有聚集在一起的大团原子才能组成可见的物质实体?人类只是还没掌握那种技术罢了。

中微子是自己的反粒子。当它处在盖亚的掌控下,怪物身上的力场会保证中微子间都相隔着一定的安全距离。然而一旦人类科学家启动装置,扭曲的反中微子场会使得盖亚顷刻解体,其中的中微子们将强制性地与彼此碰撞湮灭,给盖亚造成近乎毁灭性的伤害。

第一个据点试用成功后,其他人类基地也陆续跟上,建造出属于自己的反转装置。

谢松原所在的基地就用这种手段捕获到了一条濒死的幼年盖亚,身体占地面积大约不到十个平方。扩建出来的反作用力场装置像是一条高大宽阔的走廊,只有这样才能像捕鼠笼般将盖亚引诱到通道中来,再对它施以绝招。

等盖亚反应过来,一切都来不及了。它的身体被中微子反转装置炸得百分之七八十的身体都不剩,剩下的躯壳迅速切换成正常的原子模式,这才捡回了半条命。

相对应的,反转装置也被中微子湮灭爆发出来的能量当场炸毁。

基地将这条幼年盖亚关了起来,在它身上没日没夜地探索研究。

他们就像谢松原在后来的宇宙中所做的那样,探究盖亚的特性、能力、身体结构……所有能做的都做了。

他们也发现了盖亚穿越时空的能力。

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死神在来的路上越来越近。

人类基地只剩下最后不到五十万人。

绝望发展到一定程度,地下城中逐渐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宗教开始在人群当中复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