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13)

作者:万山横 阅读记录

冯小河便不说话了,大概也是刚想起来自己已经辞职,没资格嫌弃每天八十元的工作了。佳慧却问:“到市里工地上做小工,怕是一天不止八十吧?”

“市里也不过一百块,咱们这儿过去打工,还要住工地上,车费、吃饭,哪里不要花钱?还怕碰到缺德老板,做了活儿不给钱。”冯宝娟道:“宁愿他在家门口寻点活儿,熟人熟事的也不会拖工钱。虽说便宜十来块钱,家里的农活也顾得上。”

冯小河和佳慧便对视一眼,埋头吃饭。冯宝娟已经吃过了,只专心专意地照顾七宝,终于哄得她叫了几声姑婆,顿时眉花眼笑起来。

冯小河大清早就起床开车,没好生吃,这会儿闻到熟悉的饭菜香,只觉得饥肠辘辘,一口气干了两碗饭,才停下来和姑妈闲聊,给她讲了讲卖房的进展。

这十来天,他和佳慧过得像是在打仗,每天上班之余,不是在给胡春平打电话,就是跟银行扯皮拉筋。佳慧则跟朱女士跑各种手续,完了还要把家里的东西该卖的卖、该打包的打包。期间两人还抽空请叶子君吃了顿饭,顺便给她送了个包当谢礼。

等海市这边的事忙得差不多了,冯小河也终于把公司的活儿交出去了。大厂办事也算仁义,最后给冯小河多开了几个月工资,部门经理还给他发了个大红包,算是意外之喜。回来之前,两人把家里能拆的东西全都拆了——反正朱女士搬进来也要重新装修——当年他们没钱,全部买的是板材家具,自己动手组装的,这时候拆起来也算容易。什么衣柜、床、书柜统统拆成板材,外加抽油烟机空调电视,一起打包发了物流。虽说光是物流费就花了好几千,总体算下来,还是要比重新买家具要便宜得多。

扔是万万舍不得扔的,好容易过了这么些年,板材里的甲醛也都挥发得差不多了呢。

吃完了饭,冯小河就匆忙开车去了市里,要找胡春平到银行和工商办理各种手续。等他走后,姑姑便帮佳慧把行李往房里搬。她已经提前收拾出一间厢房,铺好了床,连蚊帐都挂好了。

七宝迈着小短腿,屋里屋外看了一遍,问:“苗苗姐姐呢?”

“就惦记着姐姐!”冯宝娟笑,“等会儿我带你去接姐姐放学,好不好?”

七宝立刻高兴了,“妈妈,接姐姐!我也接姐姐!”

“好呀,”佳慧把行李简单归置了一下,便给七宝脱鞋,“来,妈妈陪你睡个午觉,醒了咱俩就坐姑婆的车,去幼儿园接苗苗姐。”

两个人起得都早,只在车里短暂打了个盹,这会儿吃了饭,往床上一躺,都觉得困意袭来。没过多久,七宝就睡着了,佳慧却强撑着起了床,去厨房找姑姑要了三轮车钥匙,又朝车厢扔了一把镰刀,说想去山里房子那儿看看。

“你开慢些,这个车你没开习惯的,慢慢开才不会有事。”姑姑跟在她后面碎碎念,看着三轮车走远,才又回厨房洗碗去了。

第6章 看新家

农村的道路,现在虽然还没硬化到户,但村与村之间都通了水泥路。佳慧骑着电动小三轮,小心翼翼过了桥,上了主路,这才加速狂奔,十来分钟就到了香菇基地那扇破旧的大门前。她停下车,顺着门缝往里面看了两眼,眼看着快到五月,荒地上的草蔓越发葳蕤,都牵连成片了。

厂房里没什么好看的,要到七月份才开始进原料装袋,准备种香菇。在此之前,他们要尽快把院子里的荒草拔了,不然等到秋天结了籽,明年的杂草就会越发厚实。

佳慧看了几眼,就又上了车,拐进旁边水泥路。开过漫水桥,就看到了熟悉的大樟树。

她心里抑制不住地激动,停下车,站在猪圈旁看了许久。这里暂时还很荒芜,但很快就不会了。她会把它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

她仿佛看到半山的平台上,孩子玩耍的身影;仿佛看到大樟树下,老人们对坐着聊天;仿佛看到脚下的土地释放出肥力,滋养着蔬菜和花朵。

当然现在还太乱了。要等房子修缮好了,有地方住,才能把奶奶和外婆都接过来。佳慧一想到这点,恨不得现在就动手。

猪圈肯定是要拆的,拆下来的石头正好可以在路边建一堵围墙,旁边还要盖一个大大的车库,停放汽车和各种小型农机具,尤其是电动小三轮,这东西既能拖货,也能拉人,还不耗油,堪称农村公路之王,她以后肯定是要买的。

从猪圈到半坡下的这块地,将来会开辟出来种各种菜。虽然南边就有小溪,但靠北边的菜地浇水没那么方便。佳慧决定,到时候干脆就从溪里引一条小渠进来,在菜地里绕个U字形再出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