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12)

作者:万山横 阅读记录

刚好佳慧这边卖房的心情也很迫切。双方一拍即合,只花了大半天时间,就敲定了种种细节,傍晚分开时,就把合同签了、预付金也打到了账上。这让佳慧和冯小河都有些喜出望外,想不到这一遭这么顺利。

银行的钱拖一天不还,就要多付一天利息。罚息还高得吓人。房子能及时出手,就意味着他们能尽快把这个窟窿补上。更何况,这个价格比他们到中介问的还要高,还省去了一大笔佣金。

这让两人都有了信心,仿佛这是个吉兆,预示着他们接下来的生活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回到家后,佳慧和冯小河盘点了一下手中财产。发现卖房款和手头积蓄就能把银行的账还清,甚至还有一点可怜的结余,凑一凑能余下将近三十万块钱,至少不再为老家的房子装修发愁了。这让两人回家的心情都迫切了起来。

一个月后。

四月初的石桥南村,村头的槐树都挂了花苞,雪白花瓣、淡青花柄,跟风铃一样,一串串挂在树梢,随风摇摆,散发出槐花特有的甜香。

看看天快中午,冯宝娟又到桥头朝远处眺望,碰到了到菜园里去的李凤萍。

李凤萍挎着篮子朝她喊:“二姑,在等哪个?一上午看你往桥边跑了几趟!”

“我们小河今儿要带媳妇和孩子回家。”

“小河要回来?他们前一阵不是刚回来过么?敢是家里有什么事?”

冯宝娟支支吾吾,最后借口灶上还炖着鸡,飞快回家了。

她总不能说我们小河就要回家种地吧,——种香菇不也是种地?李凤萍那嘴是属漏勺的,跟她说了不就等于跟全村人说了?那村里有些人还不把大牙笑掉?

一想起这事她就心神不宁,也更加痛恨胡春平。孩子读了十几年的书,受了那么多苦,好容易出息了,找了份好工作,一个月能挣大几万,乡里人谁不是啧啧称羡?现在可好,被胡春平那小子害得把城里房子卖了,要回乡下这地方来。

上次走的时候,冯小河和佳慧就说要返乡创业。冯宝娟起初是坚决不同意的。在这偏僻地方开个小厂能有多大出息?要是真能赚到钱,胡春平干嘛不留着自己挣,而是要转给他?

可孩子遇到的难处也是实实在在的。好几百万哪,在冯宝娟眼里,那是几辈子都挣不出来的钱,她愁得头发都白了。后来听说他们把房卖了就能把欠款还上,她才松了口气。可心里还是舍不得。多好的房子,多好的工作,说没就没了。

冯宝娟不光恼胡春平,她也恼冯小河和她自己,怪冯小河心里没成算,这才上了胡春平的当;也怪自己这个姑妈没本事,出了这么大的事,却一点忙也帮不上。

她就这么自怨自艾地回了家,直到进了院门,打量着宽敞的院落和院子里的柑桔树,才又想,算了,孩子心里更难受,他们想回就回吧,试试也好。别的不说,至少在农村,住的地儿够大……

一个多小时后,她在灶下听到开门的动静,忙忙地走出来,就见冯小河跟佳慧已经进了院子。冯小河肩挑手提拿了不少行李,佳慧一手牵孩子,一手还抱着一盆茉莉。

“姑,我们回来啦!”冯小河放下手中行李,又吸着鼻子问:“好香啊,你烧啥好吃的了?”

冯宝娟不是很想理他,只接过他手里的箱子,转而跟佳慧打招呼,“这都两三点了,饿坏了吧?赶紧洗了手来吃饭!……这怎么还带回来一盆花?”

“我的花!”七宝抢着回答,“种新家里!”

“哎哟!”冯宝娟笑了起来,“好,等吃完饭,姑婆拿锹帮你种花去,好不好?”

饭菜早就准备好了,牛肝菌炖鸡的浓香弥漫在小院里,这是石桥南村的特色菜,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牛肝菌是山里采的,鸡是自家养的,在炉子上炖了两小时,白色的汤汁上翻滚着黄色鸡油,不放任何调料都好吃。

天气好,冯小河把桌子搬到院里来,几个人洗了手团团坐下,冯小河没看到姑爹,问起来才知道,原来今天镇上有人盖房子,李士贵去做小工了。

“一天能挣八十块,中午老板还包饭。”冯宝娟边说,边把拆好的鸡肉往七宝碗里挟。

冯小河高三毕业时曾跟人到工地上做过小工,知道这八十块钱不是好拿的,搬砖打灰拎灰桶,干一整天下来腰酸腿疼。当下他就不乐意了,“姑爹年纪也大了,挣那个辛苦钱干嘛?”

“农村人嘛,干啥不辛苦?”冯宝娟白他一眼,“再说你当这活儿是好找的?你姑爹能去,还是因为工头是冯家三叔,跟咱们沾亲带故的,才肯提携咱们。村里多的是人想挣这八十块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