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番外(644)

作者:苏佑蓁 阅读记录

时间过得很快,备冬衣冬靴,初雪,杀猪做腊肠腊肉

今年南溪南桂两村在谢家果园的孩子大开眼界,东家一天杀十头猪,灌腊肠,熏腊肉,他们天天吃香到不行的卤下水,心里升起模糊的想法,他们意愿真不高,自家养四头猪,卖三头,留一头自家吃,就心满意足了,将来会有这么一天吗

腊月二十三上午,小年,放假了,两村的孩子提一布袋节日福利回家,一人五斤白米,一条约两斤的腊肉,一斤红枣,红枣个头小了点,但有光泽,一看就知道是今年的

家长们看到节日福利没高兴完,就被孩子带回来的信息砸懵了: 过年后,镇西书院开始招生,这他们知道

但是谢东家出束脩,把男孩子们送进书院读书,也是半工半读,上午去书院读书,中午回果园吃饭,下午干活

他们不知道书院束脩是多少,他们一些人去做过短工,书院规模巨大,听说不仅是教书,还教什么君子六艺,束脩绝对不便宜,他们从未想过,把孩子送去书院读书,没想到

很多家长听了自家孩子说了不相信,不敢相信有这等好事,去和同样在果园里干活读书的五、六个孩子求证,得到同样的信息,这才信了,瞬间,两村沸腾了

腊月二十六,等签长契的人穿着新衣服,带丰厚的年终福利和年终奖回村时,又掀起风浪

大米、白面粉各五斤,腊肉两条,腊肠三节,腊鱼一条,一条两斤多的鲜鱼,两斤红枣,银子一两,听说他们这一批人福利是最薄的

许多人嫉妒得眼睛要凸出来了

潮起潮落,日升月落,一年又一年,三年后的秋天九月末

谢家果园前面的两个山头,苹果树上的苹果红通通,看着非常喜人,向阳的一面被贴上纸字,有福字,禄字,寿字

谢云舒在一棵果树前,拿剪刀剪下一个大红苹果,撕掉字条,红苹果上显现出清淅的福字,把苹果放入底部有稻草垫着的竹筐,继续剪下一个

她旁边不远处,几个兄弟妹妹也在采摘苹果

拉到别院的苹果,谢母和苏叶几个儿媳妇带着人分捡,四两重以上的分一处,三两到四两以下的分一处,二两半到三两以下的分一处,二两半以下的分一处,有瑕疵的挑出来

分捡后三两重到四两和四两以上的苹果用小纸袋套上,装入小竹筐,小竹筐是四方形,底下垫着稻草,四面系上稻草帘子,苹果放下去横是五个,竖放三个,放一层铺一层草帘,放三层,一筐四十五个,盖子盖上,用绳把盖子固定,堆放一边,等装车。

去年苹果就开花结果了,不过苏叶和谢卫华觉得果树还小,结小果时都打掉了

苏世泊他们见谢卫华把果打掉,他们也跟着打掉,所以今年是他们苹果上市第一年

今年疏果后,估计每棵平均产量在三十斤之间,谢家前两个山头约有三百多亩,除去山顶林子和山脚种粮食的地方,有两百五十亩种苹果树,约七千五百株果树,总产预计二十二万斤

谢家还不是产量最多的,最多的是苏世泊家,比谢家多一倍,另几家加起来也不少

今年有果出售的几户家主经过多次协商,把苹果分级,批发售和零售价格统一

三两重以上的销往外地,三两以下的在府城和当地批发零售

这么分主要是这时代货运太不方便,这里水路不通,好的运到京城和江南卖上价,才划得来

谢家和苏世泊家一半售往京城,两家在京城置办了铺子,一个掌柜和两个伙计已派去了,果子运到就能开业

另几户和苏世泊家另一半售往江南,早一个月,他们在京里,江南,山南府三地的几份月刊上登南丰苹果的广告,效果如何还待验证

忙碌五天后,谢家十辆货车,苏世泊家十五辆,长长的车队启程向北,载去大家的期望

第347章 第347章好想打人

三两重以上的果子约占总量一成半,谢家果园约有三万来斤运往京城,苏世泊家约有六万多斤

要全部用马车运到京城是个大工程,两家决定第一批用马车先运走,之后大批量运到栖来县,在栖来县装货船向东再向北,到通州,再用马车运,果子在水路上慢了些,但能一次性到位,存到京里置办的宅子地窖里,慢慢卖

这一趟由谢卫华苏景昊亲自带人押送

车队走后,分捡出来的其它果子也马上运往府城批发零售,他们紧接着只采摘大果,包装,运到栖来县

这时,苏世伟和叶国健叶德祥冬小麦种完,带着人手来帮忙

看紧张忙碌的场面,叶德祥边挑剪果子,边和旁边的苏世伟叶国健说:“幸好我只买了三百多亩,实际种两百多亩,不然光摘果是个大麻烦”,明年他的果树也开始有收获了,他既高兴又有点害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