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番外(654)

作者:苏佑蓁 阅读记录

第352章 惠及(1)

四十八岁的刘秀英看上去和六十岁一样苍老,在房间里看着半米缸玉米面,一脸愁容

她十五岁从南溪村嫁到南桂村,生育一儿三女,儿子成亲后,儿媳隔两年生一个孩子,有五个孙子孙女

原本一家九口有两亩肥地,五亩中等地,日子尚可,也攒了些棺材本,不想三年前儿子大病,家里存银用完,又陆续卖掉五亩地治病也没治好,一年后她和老伴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媳伤心过度病倒,没拖多久也去了

儿媳妇这一去,让这个家雪上加霜,当时大孙子才十一岁半,最小的孙子三岁半,看嗷嗷待哺的孙子孙女,两老在族人和三个出嫁闺女的偶尔接济,熬了一年半

七张口只有两亩中等地出息,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别人接济也只接济一时,谁家都不富裕,半饥半饱的,几个孩子精瘦精瘦的,她和老伴身体都不是强壮的,弱的弱,小的小,去找活干也挣得比常人少一半

五月份收了麦子,交了税,剩的不多,还了开春断粮时和人借的粮食,剩下一点,换了半缸玉米面,这要吃到九月底收获玉米,如果孩子再有个头疼脑热的,不敢想,刘秀英心灰意冷,这日子太难熬,她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

“三婶,三婶”,

听到大伯哥家的大儿媳妇叫她,刘秀英擦点眼泪,从厨房里出来:“洪亮媳妇,有事?”

叫洪亮媳妇的一脸兴奋,激动抓她双手,说:“三婶,有大好事,我们常去打短工的谢家招人,是什么助学,招七岁到十五岁的孩子,男女都要,住进罗老大旁边的房子,干活半天,读书认字半天,包三餐”

刘秀英紧握着手,用尽力气问:“签的死契还是活契?”

洪亮媳妇拍一下她的手:“不是死契,不是活契,也不是长工契,只签什么临时合约,合约里面包括: 孩子进去能读书认字,包三餐,干半天活,当然也有不能干的事,好像是不能打架,不能偷东西,不能

哎呀,我记不住,走走,我们去问清楚村长,你家五个孩子,永明十三,梅花七岁,四个都七岁以上,把他们都送进去,你和三叔能轻快大半”

这天上真砸馅饼了!自谢家买山以来,她和丈夫儿子常去打短工,从谢家果园到叶家、苏家果园,到现在在建的书院,谢家伙食是最好的!

刘秀英和老伴第八次问过村长后,手颠颠地签了四份临时合约,把两个孙子两个孙女送进谢家果园

俩老夫妻带五岁的幼孙生活,再不挤,还留条血脉

忐忑不安地过了几天,村里有几家去接孩子回家,两老颠颠去问,得知孙子孙女都好,里面真的是干活认字,上午拔草两个时辰,能吃饱是吃饱,但一点肉沫也没有

能吃饱就行,没有肉没关系,她还担心长期没油水沾的几个孩子进去吃大油,拉肚子

中秋节前一天,孙子孙女们回来了,猛一看,两个月孩子们是没太大变化,细看变化就多了,精瘦还是精瘦,皮下长点肉了,不再是一摸都是骨头

之前乱糟糟的头发打理得齐齐整整,破旧的衣服重新补过,干净利索,几个孩子站着直,坐着也和以前不同,刘秀英不知道哪里不同,反正感觉不一样了

查看,问孙子孙女们一些问题之后,刘秀英才细看孩子们提回来的东西,四个孩子四斤肥肉,八个月饼,一人一套衣服

刘秀英看完,脸上沉重,问大孙女兰花:“你们能拿回这么多东西,东家让你们去干什么特别的事吗?”

兰花不知奶奶说特别的事是什么,她摇头,细声道:“奶奶,果园里的作物种一季,半个月前就开始秋收了,我们每天多干半个时辰的活,得两套棉布衣裳,现在给一套,一套过节后给,肥肉和月饼是过节礼,所有人都一样”

刘秀英暗下松口气,说:“你也十一岁了,别往男管事们身边挤,也别去讨好他们,老老实实干活,吃饱饭,把身子之前亏的补回来”

兰花不解,说:“奶奶,管我们的是三个嬷嬷和两个姐姐,男管事管男孩子”,为什么要去讨好他们?

刘秀英看懵懂的两个孙女,心里叹一口气,儿媳妇还在多好啊

不过听孩子们所讲,并没什么龌龊事,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

是,福家村人修桥修路,大大方便大家出行,口碑很好,以前镇上的谭大地主开春时明面上装装样子施粥,农忙雇短工时暗里找借口扣人工钱

令她震撼的是大孙子主动要和谢家签二十年长契,接着兰花也坚定要签长契

她和老伴仔细问真的不是卖身契,也不是长工契,是雇工契,大孙子说他原本想签长工契,签了长工契就分到一套院子,做满三十年房子就是自己的,这样就能把家搬过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