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氏有好女+番外(145)

作者:叶鹂声 阅读记录

如此一来,上皇一时间还真的就无事可做了。

无事可做的上皇,也只能每天去御书房看看,能不能帮皇上干点什么,一时间把皇上也弄得不胜其扰。

倒不是说皇上对上皇有什么意见,十多年了,再多的恩怨也淡去了,更何况皇上是既得利益者,只是上皇人老了,难免唠叨几句,皇上从小是半放养状态,如今突然一下子体会到如此「汹涌」的父爱,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然而,上皇可不管你那个,毕竟他不讲理不是?

被上皇「关心」得十分闹心的皇上,不得不给上皇找点儿正事干了:“父皇,平安州那边的消息又来了,您横竖也是闲着,替儿臣瞧瞧吧。”

第72章 | 第72章

◎琏凤◎

上皇心里还挺高兴, 臭小子到底是有用到老子的时候了,可等他真的看了平安州的情报之后,这一张老脸顿时抻得老长。

原因无他, 只是这份情报是贾琏送来的而已。

倒不是说贾琏的情报有多么不堪入目,他虽然没有考举人, 也不是读书的料子, 但是字还是会写的,真正要命的是王熙凤,贾琏送来的情报里,有一半是王熙凤搜罗的, 大概是出身王家,又当了许久事实上的管家太太,王熙凤对人情世故很有一套, 也能和贾琏配合得很好,但最糟心的地方在于,她没读过书。

没读过书的王熙凤,传递消息只能是自己口述, 再由贾琏书写成文,这中间无论是思维跨度, 还是因果关系, 都是上皇没法理解的, 前一句还在说她在平安州放印子钱, 后一句忽然提到了平安州私自开采冶炼铜矿, 让上皇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才好。

偏偏上皇还要面子, 不愿意跟皇上商议, 只能一个人在这里苦读「天书」。

如果皇上知道了上皇的疑惑, 大概也会一笑置之, 他倒是知道怎么回事,不过并不想跟上皇分享就是了。

贾琏的情报固然跳脱,可也不是没有原因的,简单来说就是,从前交代过的事,自然就不必在每一次的信上重复交代了。

具体说来,就是贾琏和王熙凤在平安州放起印子钱来了。

放印子钱这种事,在历朝历代都是重罪,但贾琏和王熙凤则有恃无恐———他们这印子钱,是过了两道明路的。

所谓的两道明路,是指贾琏将放印子钱的事既知会了平安州节度使,又知会了皇上。

当然,皇上知道平安州节度使知道贾琏放印子钱,而平安州节度使则不知道皇上知道贾琏放印子钱。

但总而言之,贾琏放印子钱这件事,两大巨头都不打算管。

一方面,平安州本就是化外之地,平安州节度使自己就是当地一个赌坊的幕后老板,贾琏在平安州放印子钱,相当于是给他帮忙,节度使又怎么会为难贾琏?

另一方面,皇上还要靠贾琏探听平安州的消息,自然不会与贾琏算账,甚至这种自曝其短的法子,还让皇上颇为欣赏,主动给上面递上小辫子的同时,还拉进了与顶头上司之间的距离,顺便也给自家挣了些银子,这等一石三鸟的计策,也亏贾琏想得出来。

至于铜矿的事儿,也不是贾琏一开始就发现的,准确来说,起初是王熙凤和平儿意识到,平安州有人在私铸钱范。

放印子钱这种事,也要挑地方,王熙凤和贾琏起初选定的地方就是几个赌场门口,平安州的赌场多数都是节度使带着手底下人开的,「生意」做了一阵子之后,王熙凤和平儿算账时突然发现不对,平安州州府东南方向的某几家赌场的银钱往来显然有些异常。

按说放印子钱,放出去的是银子,收回来的也应该是银子才对,但这几家赌场的人往往是借了银子,还回来的却是几贯铜钱,而且铜钱大多都是新的。

王熙凤和平儿各自掂量了一下,都觉得这新铜钱要比旧铜钱轻几分。

贾琏有主意,直接叫平儿从箱笼里拿出来两贯他们从京里带来的铜钱,上称称了重量,再把那些人还回来的铜钱称了。

将结果对比了一下,一家人都无语了,好家伙,两贯钱差出去半斤多。

王熙凤都气笑了,铸钱还能这么偷工减料的,也太拿人当傻子了!

贾琏却另有一番计较,这些人既然敢如此猖狂,一方面是平安州天高皇帝远,这些假铜钱很难花到天子面前,最多也就在平安州内部流通一下,但即便是偷工减料的假铜钱,能够有如此多的数量,这用铜量也小不了。

虽然朝廷下发的铜钱也可以流通到平安州来,但如果将朝廷发的铜钱收集起来,熔铸成偷工减料的□□,算上损耗和工钱,搞不好还要赔钱的,平安州节度使也不是傻子,没有理由干这样的事。

同类小说推荐: